【IT時代周刊編者按】科技大佬的微博一直是粉絲追逐的對象,可是當大佬微博風格轉變到讓粉絲直呼“簡直不忍直視”的時候,真的應該靜下心來談談微博應該如何運營的問題。本文檔作者認為,大佬微博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通過微博能展現一個有思想、有特點的人,而這是背后微博運營團隊所不能做到的。在技巧運營上,比如可以用媒體的規范向大家分享出有價值的信息,針對數據對粉絲分享更有價值的信息。
最近,雷軍微博風格大變,大量粉絲直呼“簡直不忍直視”。一時間,關于科技大佬的微博應該如何運營的話題也被人們重新提起。
曾經,有“青年創業導師”之稱的李開復在微博上講道,廣發創業心理雞湯,將其微博運營成了有名的科技大佬微博。而今,李開復因病降低了微博的更新頻率,但其曾經分享應該如何利用微博提升影響力的經驗依舊被人熱議。現在,在人們再度交流科技大佬的微博運營的時候,科技大佬的微博作為極具影響力的“科技自媒體”,應該如何運營呢?
科技大佬的微博自媒體 分享有價值的信息是關鍵
在這個所謂的“自媒體時代”,科技大佬微博作為能夠影響大量科技界從業人士及粉絲愛好者的信息渠道,嫣然已經成為了非常有公信力的科技自媒體,甚至其一舉一動都備受媒體們的關注。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說自媒體們要生存是需要能夠經常向大家分享高質量內容的。對于這樣的一種看法,我是不完全認同的?什么是高質量的內容?援引數據得出評論的長篇論文是高質量的內容嗎?根據大佬成功的精力預測的創業方向是高質量內容嗎?不一定!
高質量內容并沒有絕對的定義,個人會有個人的看法,個人或者一個群體能夠認為這個信息是有價值,他相對于這個人或者這一個群體就是有價值的信息。
因此,作為科技大佬,大佬的微博在運營的過程當中是最好對其粉絲進行分析和分組,能夠綜合考慮之后發布相對于大多數人來會有價值的微博內容。這樣的內容,可以是個人的創業看法、心理雞湯,也可以是所代表公司近期的新產品動態,給大家爆料。讓后臺的數據會說話,針對數據對粉絲分享更有價值的信息,是科技大佬微博運營的基礎,也是關鍵。
科技大佬微博要火熱 個性化不容忽視
科技可以說是一個科研領域,科技從業者們為人們服務,很多事情也都是在幕后低調地研究著,所以科技界從來都不會缺少有影響力的學者專家。
能夠在業界具備一定的知名度好好把微博微信當回事的話,他們能夠成為有名的科技微博,但要到達科技大佬微博的地步,他們中規中矩,全天候向大家傳播專業術語的話,顯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為何?
你看看周鴻祎很個性地在微博上大吵大罵,你看看雷軍在微博上記錄已經真正“發燒”的小米的發展歷程,他們展現出來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科技大佬通過微博,通過互聯網拉近他們與人們距離。
在這個微博代運營非常常見的情況下,粉絲們想交互的不是幕后的微博運營團隊,而是科技大佬本人。當科技大佬個性化地與人們交流的時候,哪怕只是單向的,這也要比專家學者們發布大量專業術語更受歡迎。因此科技大佬微博要火熱 個性化不容忽視。
運營科技大佬微博 可著重注意自媒體的媒體二字
科技大佬微博時常也能夠被科技界的各大新舊媒體們關注,早就成為了最專業最名副其實的科技自媒體大號。
但個人認為,自媒體三字,我們經常按照從左讀到右的語言習慣重視了“自”,不停地強調自我、自我是不夠的,還要重視自媒體三字后面的“媒體”二字。科技大佬們跟媒體打交流的次數不會少,甚至很多大佬還是媒體人出身,做過媒體,如何將自己的微博當做媒體在運營,是非常重要的。
科技大佬微博的運營,很大一部分是由該位大佬在業界的地位,當大佬的影響力足夠大的時候,影響力就是他的實力,傳統的微博運營技巧都難以給其微博運營帶來極大幫助,從思想上重視他們的微博,向大家更好地展示出他就是科技大佬這個活生生的人,打造個性化,并且用媒體的規范向大家分享出有價值的信息,也許就是不錯的科技大佬運營方式。
【IT時代周刊編后】不光是大佬的微博,普通的屌絲一樣可以通過自己努力的運營成為大V,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只要你有自己獨到的看法見解和思想,同時樂于與人分享并互動,長此以往,你的微博一樣可以運營的非常活躍,得到廣泛的關注。以上這些運營微博的技巧不光適用于大佬,也適用于所有人,只要你在用心運營并與粉絲互動,長此以往你就會看到你努力付出所得到的回報。【責任編輯/鄭希】
作者小謙,qq女孩創始人,互聯網觀察員,微信添加net1996。文章原載于計算機應用文摘雜志。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