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短視頻行業的競爭剛剛開始 但投資人們選擇謹慎行事

    2017年,短視頻似乎已經取代了直播,成為了文娛產業中最熱門的一個細分領域。從打頭陣的快手、秒拍,到后來加入的今日頭條,在這個領域中,大大小小的企業都希望分得一杯羹。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投資人們自然變成了最忙的人。他們一方面要面對紛至杳來的短視頻創業者,一方面還要根據自己的標準,挑選出合適投資的對象。和每個投資熱潮一樣,這個過程對于投資人的判斷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和共享充電寶類似的是,對于短視頻,現在投資人更多地是將目光放在了盡早搶占入場券上,迄今為止,鮮有投資人對外講述過各自對于這個行業的了解以及評判標準。在剛剛結束的“美拍三周年生日會”上,來自IDG、貝塔斯曼、創新工場的投資人進行了對話,向創業者們講述他們對于這個行業的理解。

    行業潛力仍有待挖掘

    “時代的驕子”,這個評價來自于創新工場的投資總監高曉虎。創新工場也是美圖早期發展階段中的投資方之一,因而高曉虎難免對于美拍這一美圖旗下的短視頻平臺給出了積極的評價。

    但是高曉虎在隨后也給出了更為詳細的理由,他認為,相比于直播,短視頻對于碎片化時間的利用更好,并且能夠給用戶帶來沉浸式體驗,因此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短視頻在各個行業的影響力會逐漸不斷的上升。

    IDG資本的執行董事童晨則表示,這個行業最主要的核心邏輯還是在于,互聯網是最基本的流量生意。短視頻能比較低成本的獲取流量,大家會衡量流量變現的成本和價值。與此同時,隨著參加的用戶越來越多,行業的前景也越發積極。“人多、錢多,又有很多人消費這些內容,我覺得應該還是一個比較好的行業,”他說。

    今日資本的高級投資經理李廣平認為短視頻并不是原有長視頻的縮減版,而是圖文內容媒介的升級,將來的覆蓋面會更廣。

    他說,國內的文化產業發展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用戶對于內容的需求遠未被滿足。因此他相信,短視頻未來還有很大的風口會來,仍然有大量優質內容產生。他判斷稱,短視頻還有三到五年的發展時間,這是內容創業者的黃金時代。

    賽富基金投資總監黃延濤提出了類似的觀點,他觀察到,在二、三、四線的很多消費者還是處于移動互聯網風口漸起的階段,在所有粉絲還沒有完全挖掘出來之前,短視頻還屬于剛剛起步的階段。

    對內容創業者保持謹慎

    在發表了對于行業的看法之后,投資人們也談到了各自對于具體創業者的投資標準。總體來看,他們都希望內容創作者能夠穩定地產出優質內容,帶來流量;而不是曇花一現。這就需要創業者們對內容進行不斷的深入鉆研。

    高曉虎主導投資的《暴走大事件》被看作是娛樂化視頻內容的領先IP,他回憶稱,當時這個節目只有很少的粉絲,但有兩個優點:非常愿意做內容的自我升級;非常愿意去投入巨大的實驗成本做一個好的視頻。

    他回憶稱,最開始的時候,《暴走大事件》試著做了五期節目,然而反響都平平。不過團隊隨后找到了一些研究話劇的大學生,不斷試驗和匯總創意之后,終于推出了“我伙呆”這個網絡梗,最終獲得了成功。

    “內容的組織上,大家要做創意和策劃,把很多點子匯集在一起,去做點子的匯總、升級,然后再按照大高潮小高潮編排在一起,這個規模化的過程其實很難,”高曉虎表示,即便是有了一個好作品,要形成一個IP還是需要制作方能夠穩定產出內容,形成規模化的效應。

    童晨則認為,不是所有的創作者都適合拿機構的錢,因為機構的期望和創作者本身的節奏未必一樣。

    “機構投到里面,對所有公司的設想其實最終都是上市退出或者是并購賣掉,所以我們一定是希望,首先這個達人是具有企業家精神的達人。”從機構的角度來講,馬東、羅振宇等,都是所謂叫具有企業家精神的達人,這個是童晨所尋找的目標。他希望的是,創業者能夠和投資人有著同樣的愿景。

    “如果是小而美的,可能就不會是我們的目標,”童晨說。

    李廣平也表示,確實不是所有自媒體都適合機構投資,“比如你做的是雞湯、段子,這些技術性不是很高,差異性不是很明顯。作為媒體很重要的是通過好的內容獲取流量,如果要靠資本去推動流量這個是不太行得通的。”

    總的來看,盡管短視頻領域還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但作為內容創業大范疇的一個后期產品,投資人們不可避免地已經對一些個人創業者表現出了免疫的情緒。

    事實上,如今一些發展得比較理想的內容創業者大多依靠的是平臺帶來的名氣效應。對于單打獨斗的創業者而言,投資人們的熱情似乎已經減退。像微信公眾號一樣一個人就能打出一片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責任編輯/楊雅倩】

    (原標題:短視頻行業的競爭剛剛開始 但投資人們選擇謹慎行事)

    注:本文轉載自界面新聞,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來源:界面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跟風短視頻直播:小半年虧500萬,入行即入坑
    印度人民迷戀的短視頻App,都made in China
    【萬相】國企男員工私刻11枚公章 用900萬公款打賞女主播
    短視頻上線防沉迷,各家都有致命傷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