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買一杯要等兩小時,網紅奶茶有那么火?一張外賣訂單揭露真相

    不知何時起,喝奶茶的行為被賦予了儀式感,朋友圈里有人會和自己排了很久的隊才買到的奶茶合張影,稱其來之不易。而這些被人視若珍寶的奶茶擁有了另一個身份——網紅。

    動輒一兩個小時的線下排隊,只為了喝一杯“網紅奶茶”,雖然有人對這樣略顯瘋狂的行為嗤之以鼻,但是被吸引而來的顧客依然絡繹不絕。

    “網紅奶茶"真的有那么火嗎?小編注意到,最近,一張外賣訂單卻在不經意間揭露了真相。

    網購奶茶“打單”居然早過“下單”

    據廣州日報5月1日報道,王先生想要喝杯某品牌的“網紅奶茶”,但動輒一兩個小時的線下排隊購買時間又讓他感到“壓力山大”:“不想排隊,還是照例點外賣吧!”結果這次外賣卻讓王先生“哭笑不得”。

    王先生表示,他是當天18時19分下的單,三個小時后收到的三杯奶茶上的打單時間和購買地址卻不相同。其中兩杯位于同一家分店,打單時間為18時12分,比王先生下單時間還早7分鐘;第三杯購于另一家分店的打單時間則為19時3分。

    經過分析,王先生覺得外賣平臺上代購奶茶的服務其實“內藏玄機”。

    百元日薪招聘奶茶代購兼職

    廣州日報記者在網上找到了某外賣平臺“奶茶店排隊兼職充場”的招聘信息,該信息招聘40人,工作時間為每天9時30分-19時30分,薪酬為110元/天,除了標明僅限學生外,還特意寫明“不能連續做”“一定要帶身份證、充電寶”“年齡低于30歲”等要求。

    于是,廣州日報記者以排隊兼職的身份臥底了一個“奶茶外賣小隊”,發現有外賣平臺不僅雇人排隊代購奶茶,還要求排隊者“變裝”以免被認出,跑腿代購“網紅奶茶”居然成了一條小小的“產業鏈”。

    一位駐站奶茶分店的“站長”表示,一般一個人一天能排4次左右,但有人“演技”好,排了6次還沒被發現。而所謂的“演技”,不過是“脫個外套、摘下眼鏡、頭發散開”重新排隊。

    除了站長,還有助理,5名送餐員騎手,加上排隊兼職者,構成了一個分工明確、專門進行奶茶跑腿代購的團隊:

    騎手在外賣平臺上搶單后將訂單發給站長,站長安排人排隊購買,拿到小票后由騎手取奶茶送餐。

    奶茶代購業務“紅火”的原因之一是排隊購買的人數太多,很多市民“等不起”。對于“網紅奶茶”為何這般“火”, 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網紅奶茶”符合新生代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從奶茶制作工藝上來看,一方面是“慢工出細活”保證產品質量,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店鋪人氣,是一種營銷手段,“越排隊越有人買,越有人買越排隊”。

    對于跑腿代購奶茶的合法性,廣州市律師協會民事法律專業委員會委員趙善啟律師稱,“黃牛”直接加價賣奶茶屬違法行為,但單純的跑腿代購還未有法律禁止。食品安全問題一般由銷售方負責,如涉及代理人過錯,“跑腿小哥”也應承擔一定責任。

    新開樓盤那么火,也有“托”的身影

    除了跑腿代購奶茶,更經常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的是新樓開盤請“房托”的現象。據深圳特區報今年3月消息,記者在加入一個房托QQ群后發現,該群每天都會有近10次左右地產項目派單發布,待遇為80-100元/人不等。

    李強(化名)就是這個群里的成員之一,會經常出沒于深圳各大新樓開盤現場。他告訴記者,每次一有新盤推出,群里就會發公告通知人報名,“參加的人多是閑散的大爺大媽、待業青年和在校大學生,但前提是要穿得像買得起房的樣子。”

    對深圳時常出現過的排隊搶房現象,李強明確表示,隊伍里面的“房托”比例絕對不小,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夠分辨出來。“那些穿著整齊,喜歡跟人殷勤攀談,顯得專業又懂行的,八九不離十都是同行。”

    “房托”一般何時最為活躍?上述房地產人士表示,每當市場較低迷的時候,往往也就是“房托”現象多發的時候。“比如樓市調控嚴厲的2010年底和2014年房地產市場成交走低期間,都有大量的‘房托’現象被披露出來。”

    “很多有真正購房需求的市民就是在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判斷受到影響,不理性地做出了購買決定。”而對連夜帶上被子通宵排隊等開盤、提著大把現金出沒于售樓部的人,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經理何倩茹直言,那些基本上都是職業“房托”,“一般市民很少會這么干,不至于這么拼。”

    她認為,“房托”對真正有購房需求的市民而言,是很不公平的,因為購房者看見的并不是實際的銷售情況,這種旺勢會被擴大,很多時候就造成了恐慌性入市。【責任編輯/楊雅倩】

    注:本文轉載自每日經濟新聞,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買一杯要等兩小時,網紅奶茶有那么火?一張外賣訂單揭露真相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