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俞敏洪講創業的精神內涵主要有“五個心”

    2017年3月30日上午IT時代網參加尋找中國創客第三季啟動峰會。中國創客導師,新東方教育科技董事長、洪泰創始合伙人俞敏洪先生受邀參加并分享了自己的創業經。

    俞敏洪表示自己20多年的創業,加上這幾年投資了上百家各種創業公司,可以說和上百個各種創業公司的CEO打交道,他覺得這些人身上體現的精神內涵主要有“五個心”。

    第一個新是改變心,第二個新叫做好奇心,第三個是渴望心,第四是無畏心,第五是偉大心。

    改變心

    大家發現這個世界在不斷改變,而且日新月異。我說的這個改變是個人自己的改變,自己愿意改變。舉個例子,我曾經碰上過一些成功人士,并且自己愿意堅守各種東西的成功人士,但是我總覺得他們已經落后了。為什么呢?我看到了一個標準,他們常常以不玩微信,甚至不玩智能手機為驕傲,說在堅守一片清靜的心理,我覺得你可以走進廟里,完全不在外在的你不用微信、不用智能手機就好像堅守了某種俗套的心理狀態。

    我一直認為那些到現在位置還不用智能手機、不玩微信、不玩各種社交媒體的人,一定會落后于時代的人,一定是在信息的接收方面,不管是時間差上還是地理空間上面,一定是遠遠落后于周圍的人。其實我越來越發現那些不用各種自媒體、不用社交媒體、不用最好玩的APP、不用智能手機的人,我跟他們越來越沒話說。

    其實我不算是一個最頂級的去追求各種新奇東西的人,但是至少有一點,我還是比較愿意融入到現在這個世界的發展步伐。事實也證明了我周圍有幾個剛才我說的那種類型的人,他們的生意很多情況下真的是做得越來越不好,因為他們已經不知道現在年輕人在想什么。你不知道年輕人在想什么,就意味著你已經放棄了中國這個大市場中間最愿意有消費欲望的至少是三分之一以上的群體。當然改變自己,還意味著任何時候愿意改變自己對待某種事情的態度,保持自己的進步。

    我來講我自己的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在徐小平、王強他們回到中國以前,我對新東方的定義其實只是簡單的做一個培訓學校,把我的好朋友家族成員放在那里一起玩玩,完成一個小生意就行了。但是他們回來以后把他們在西方所看到的這種企業的管理,把他們所感覺到的,西方這種做事情的方式方法融起來,要求新東方推動發展,直接導致了我從一個帶有農民色彩的一個創業者,變成了一個愿意跟國際思想去接軌的人,盡管這個接軌本身非常痛苦。因為這次的改變某種意義上被外力推動的改變,原因是因為如果我不改變徐小平他們就會離我而去,我覺得我還是有愿意變的心理的,所以最后變過來的。

    第二次改變是新東方上市,因為我曾經說過新東方上市其實我很不愿意,這也是真的。為什么呢?因為我覺得我這樣的一個書生,就是自己喜歡讀書、旅游,沒事喝杯茶,高興起來請朋友喝酒唱歌,再如果有點時間到草原上騎馬。我要新東方上市了所有這一切都沒法做了,因為一上市以后我還想到的是徐小平、王強他們賣完新東方的股票立刻就可以走人,你們拿了錢走了,把我一個人留在新東方,讓我一個人受苦,面對全世界的投資人,每個季度都要寫季度報告,我去看最不喜歡看的那些財務數據,這個感覺不行。但是后來我又一想,如果人生中間有一次機會讓你去經歷你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并且這樣的事情可能會給你帶來你的能力的從頭到腳的改變,這件事情你愿不愿意做?當然最后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愿意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去嘗試新東方上市以后,當一個上市公司的CEO到底是怎么回事。

    當然從今天的角度來看,當上市公司的CEO已經怎么回事都不是了,你可以用多種方式來當上市公司的CEO,你可以上市后把股票賣掉,可以把整個公司都賣掉,可以到美國,也可以到中國上市,有多種多樣的玩法。但是在我當時看來我覺得到美國去上市這件事情,是一個對我來說極大的心理挑戰。當上市以后你就面臨著各種各樣原來你根本想不到的上市公司應該面對的事情,絕對不僅僅是財務報表,你還受到了各種各樣對你的利益進行窺視的那些人的各種攻擊。這個過程中你要不斷的改變。

    所以毫無疑問我覺得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愿意接受自身改變,不管是內心自己渴望的改變還是外界本身所給你強加的改變這件事情,你一定要用某種愉悅的心態去接受才有可能。這是第一個心。

    好奇心

    這跟上面的改變是有相似指出的。好奇心更加是一種內在的渴望,對于世界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的追逐和了解。比如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完全跟科技沒有任何緣分的人,這兩三年中間我已經學會了,只要有任何的科技的新動向和新項目,我就愿意追逐。像我這樣的人本來應該跑到哈佛大學、耶魯大學讀文學或歷史學,我現在到美國一定是在洛杉磯,一定是在舊金山,一定是走進那些硅谷、斯坦福這樣的地方,去尋找有可能改變世界的各種創業項目。原因很簡單,因為你如果沒有這樣的好奇心,你就會被這個時代所落下。我覺得中國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把最有好奇心的中國孩子,在整整12年的教育中間,把孩子的所有的好奇心全部磨掉。因為中國教育中沒有一個學科和任何一種教育方法是鼓勵孩子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和特長的方法。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兒子三四歲的時候坐電梯,在里面沒完,很好奇,怎么從1樓突然到了20樓,只是站在一個盒子里。這種孩子的好奇心原則上你是必須保護的,但是往往帶來的后果是,比如說我的家庭成員就會電梯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坐在里面了,還不如滑梯呢。如果從培養孩子好奇心的角度應該給他解釋電梯的原理,搭建電梯的模型,這樣孩子的好奇心就會提煉出來的。

    有一次我坐飛機的時候一個小女孩三四歲左右,媽媽坐在商務艙里面,明顯是有錢人的家庭。小女孩就問媽媽飛機怎么會飛呢,結果媽媽不耐煩的說你煩死了,能不能閉嘴。這就是中國家長反映的問題。

    推到中國的教育,中國大量的老師跟家長是一模一樣的態度,當學生給出的答案不是老師心中設想的標準答案的時候,中國老師只有一句話“你錯了”,如果學生想爭辯的時候,“你給我閉嘴”,這就是中國的生態環境。所以我覺得中國的創業者應該得到保護,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我覺得中國的創業者群體是中國人群中最有好奇心的一幫人。

    好奇心體現在了任何新的書你都愿意去讀,不管是慈恩的《三體》,還是剛才老戴提到的《未來簡史》、《萬物簡史》、《人類簡史》,還是某種新的商業模式的探索。比如說我曾經在老企業家群體中做了一個調研,我說你們有多少人用過了摩拜單車和ofo單車,結果三分之二的人完全沒用,他們說我們根本沒有機會用,因為我們出門就是汽車,進門也是汽車。我說為什么你不用呢?因為沒有必要。沒有必要對一個產生的商業模式就不去體驗,我覺得是獲失這個世界上正在發生改變的一種結果。盡管我也是出門進門都是轎車,但是我的手機里兩個單車的APP都有,有機會我就去玩一玩,甚至我也試著ofo的密碼鎖怎么解破它。

    所以我覺得保留這樣的好奇心是你面向未來的世界,你愿意做出改變,并且去尋求這個世界的奧秘,在這個奧秘中間占有你的一席之地的表示,這個表示非常的重要。

    渴望心

    我覺得最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渴望成功,不管這個成功怎么定義都可以。因為成功是沒有終極定義的,你說開復成功了嗎?汪潮涌成功了嗎?俞敏洪成功了嗎?毛大慶成功了嗎?我們今天站在這兒給大家演講表明我們是成功人物,也表明我們什么都不是。因為你們任何人可能把我們任何人都能顛覆掉。所以成功更多的是心態,更多的是你站起來愿意往前走,你愿意面對商業模式的挑戰,愿意變革和革新自己,并且愿意投入自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是成功人士。因為新東方在跟互聯網結合,跟人工智能結合,我愿意每年投入10幾億跟這些領域的結合做研發。至于說新東方到底是什么東西我不知道,我也不需要知道。就像我們從來不會知道我們的結局是什么樣的,你不知道你會死在哪天,也不知道你死在什么地方,但是只要你活著你的生命就必須燃燒是一樣的概念,企業也是這樣的。所以是渴望自己成功的火焰在燃燒,如果一個創業者沒有這樣對成功的渴望,只是為了玩一玩,試一試,那是不行的。當然我覺得成功還包括了對于世俗東西的渴望,盡管物質的渴望不是人類終極的渴望,但是對于物質的渴望一定會刺激人類的創造能力,希望有更加舒適的生活,有更大的房子、更豪華的車,甚至有私人飛機。渴望自己有更多的錢,可以跟更多的姑娘打交道,希望自己站在有錢人的角度上,跟李開復、汪潮涌平起平坐。這些渴望很世俗,但是力量非常強大。我只希望所有人在對財富渴望的那一刻,不要把自己陷入財富不斷的比較和增長中間,但是讓自己贏得財富上的事情,使得擁有更多的財富,發揮自己更大力量的渴望,心中永遠要有。也許我有錢,我的錢沒有買私人飛機,但是我用同樣的錢支持貧困學生,我內心帶來成功的喜悅絕對不低于我擁有私人飛機。我到武漢要去捐500萬人民幣,我們跟團中央做的自強自興的活動在武漢啟動,每年尋找2000個中國最優秀的貧困地區的學生,讓他們很好的學習。如果沒有新東方的成功我不知道做到,所以這種成功,這種渴望心必須在心中變成你的一種實時的動力,你的創業才不至于中途停下,你也不至于最后半途而廢。這是第三個心。

    無畏心

    不害怕,不恐懼,因為剛才戴自更已經說了,在創業道路上遇到的最多的就是失敗和艱難險阻,遇到的是各種各樣的社會的變革、顛覆、創新,不管是科技的創新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你事實面對的被自己的成功所弄到最后的失敗的局面。比如說前幾年新東方很成功,但是2013年和2014年新東方很失敗,就是因為更早前的成功使新東方不愿意擺脫最早的模式,導致了新東方的失敗。還涉及到自己的個人生活、情感生活、各種各樣的狀況。大家都知道開復寫過一書《向死而生》,當一個人面對對生命的挑戰的時候,還有勇氣面向未來,這件事情就是無畏。沒有了恐懼,李開復才能走到這個舞臺上繼續給大家講話。你知道很多企業家有巨大的挑戰能力,汪潮涌他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帆船手之一,他的船隊獲得過世界上獲得前幾名,在帆船上挑戰的時候是有很大的危險和風險性的。我知道中國的一大批企業家都是滑雪能手,你知道滑雪是很有挑戰性的事情,我這條腿因為滑雪整個都斷掉,斷完以后過了一年,面對那個黑道的時候根本不敢滑下去,你第一個想的是滑下去另外一條腿會斷掉,我坐了整整十分鐘,最后決定自己摔死了也要滑下去,否則我這輩子就克服不了滑雪所帶來的恐懼,當然最后我滑下去了,今天的我依然可以在黑道上非常自由的飛翔,就是要克服內心的恐懼心理,這就是無畏心。所以你會發現中國的企業人士做的都是極致運動,因為要通過這些極致運動來挑戰自己做企業的過程中面對現實的困難所必須產生的勇氣,這就是為什么不斷是長江、中歐,等等的MBA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沙漠徒步十天,100多公里,無非最多是腳上有幾個泡,這種感覺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小兒科的感覺。但是我想說的最重要的是內心的無畏心理,才會導致你敢于走向未來,突破局限。打破別人所不敢打破的規矩,我最常用的一個例子是前年的時候曾經在湖北的高速公路上,因為收費站的欄桿壞了,沒有一個人敢去把欄桿抬起來,到了晚上12點的時候有一個喝醉的人就把欄桿抬起來了,把車放走了,第二天媒體采訪他為什么敢,他說“我抬起來了嗎”,他喝醉酒已經忘了這件事情了。但就是這種突破,使八萬輛車得到了解放。我們在座的有多少人敢于突破現狀,不管是父母還是政府給我們設定的規矩呢。

    再舉個例子,新東方到美國上市的前夜,教育部和政府都告訴我不能去,因為中國的教育沒有上市的先例,而且現在國家的政策是反對教育產業化。我說我新東方按規矩交稅,按公司運作辦事,我的上市對國家不會帶來任何的損失,為什么不能去呢?最后還有幾個領導心里有猶豫,我就想我上了再說,政府實在不行我退市。但是新東方上市這個舉動帶動了中國整個教育產業的變革,但是那條紅線如果你不踩過去,新東方今天依然是培訓機構,甚至中國的教育培訓公司沒有一家可以上市,這就是突破。你不能等待所有人把事情給你做好以后,你再說這件事情我也可以做,因為有人做過。正因為沒人做過,所以才要你做,你才顯得真正的無畏和偉大。

    偉大心

    任何人做事情都必須達到老戴念的那個稿子,推翻自己,顛覆自己的同時,還要想到未來這個世界你能為人類到底做些什么事情。我覺得任何的創業如果只是你賺錢,不管別人的死活。比如說中國現在大量的工廠一邊創造著人們所需要的產品,一邊在工廠背后不斷的排放各種污染的物質,濃煙和污水,甚至把污水注入到地下水中,像這種行為都是狗屎行為,這樣的創業者或者企業家在中國越少越好。可是我們年輕的企業家都面對著未來,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讓自己的生意能賺錢,還要讓自己的企業顯得偉大,還要讓自己企業的偉大和中國的發展,和未來的偉大連在一起。如果有這樣的一份心在一起,你就不會庸俗到眼睛只看著錢干活。我非常慶幸,我做新東方的時候必須賺錢,必須發展,新東方任何一個板塊的發展都必須和中國孩子的健康發展,和中國家庭幸福,以及中國未來教育的變革連在一起,只要我有這顆心,我就覺得我已經顯得偉大。當然新東方是否未來真正偉大,還要看未來幾十年的努力,但是這顆心你不能放棄,一旦放棄你就變成了充滿了銅臭味,有錢但不值得一提的人物。這樣的話能使我們的創業變得更加光輝、燦爛和偉大。【責任編輯/劉凱】

    注:本文為俞敏洪在尋找中國創客第三季啟動峰會上的演講,未經作者審閱,由創客100整理發布

    來源:俞敏洪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俞敏洪講創業的精神內涵主要有“五個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