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為啥格力和董明珠在國內這么牛,在美國卻顯得那么...“慫”呢?

    【IT時代網銳評】董明珠一直宣稱“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然而話還沒說出來多久,格力就在美國被罰了1億元,這劇情反轉得太快。

    事情的起因是:

    2011年,格力電器和Soleus共同成立格力美國公司,通過Soleus成熟銷售渠道,格力電器產品順利進入沃爾瑪等美國主流大賣場。2012年7月,有消費者投訴格力出口美國相關除濕器產品存安全隱患,在產品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機器過熱而引發火災,于是Soleus公司把該產品撤出了市場。2013年6月,Soleus公司把格力電器告上了法庭并索賠1.5億美元,理由是格力電器向其出售有安全隱患的除濕器,而且在Soleus向美國政府報告了產品缺陷后遭到格力電器的報復行為,包括停止供貨、抬高價格、引誘他們的大客戶跳單。

    再看格力這場事件中的表現:

    就在被Soleus告上法庭后,格力電器于2013年9月中旬發布公告稱,公司出口到美國和加拿大的部分除濕機產品可能會過熱、冒煙和起火,在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和加拿大衛生部監督、批準下,公司決定自愿召回這些除濕機產品,召回對象為2005年1月至2013年6月之間在美國和加拿大銷售的涉及 Soleus Air,Kenmore,Frigidaire等12個品牌約225萬臺除濕機產品。

    同年,格力電器發布官方聲明稱,格力電器從未威脅、打壓任何合作伙伴,Soleus向加州聯邦法庭提交的指控與事實嚴重不符,格力電器將對這些偽造的和無事實根據的指控,盡最大努力主張自己的權利。該訴訟案件于2015 年5月12日審理結束,陪審團判決格力公司向 MJC (又名:Soleus)支付 4250 萬美元的損害賠償。格力公司不服該判決內容,已將賠償款存入當地擔保賬戶并已在當地提起上訴。

    結局:格力支付創紀錄的1545萬美元罰款

    美國當地時間2016年3月25日,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當天宣布,格力已經同意向政府支付創紀錄的1545萬美元(約1億人民幣)的民事罰款。在CPSC官方網站中的表述,是美國政府的民事罰款,并不是給格力美國的股東MJC賠償款。從字面意思上看,兩宗案件是獨立的。截至目前,格力電器還未公告這一事項。因此,這兩項訴訟是否是同一宗案件,還有待格力電器官方公告的證實。

    格力被訴事件對中國企業的啟示

    格力被訴事件一方面顯示出了中美兩國文化制度的差異,美國對于有缺陷產品有著嚴格的產品召回制度,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最早就出現在美國,實際上對缺陷產品召回在美國是十分常見的事,而我國目前尚未建立產品召回法律制度,僅靠經營者自覺、自愿。格力在獲悉除濕器產品有缺陷后沒有及時采取措施比如換修或是召回,導致了其后的被動。另一方面,格力忽視了美國人極其注重商業契約精神,當合作方Soleus撤架其缺陷產品時,格力沒有及時與它溝通而是選擇繞過它直接與別的公司合作,導致雙方合作破裂鬧上法庭。

    除濕器召回事件也為格力提了醒,代工產品或其他非核心產品或會對其核心產品空調造成品牌傷害,并且會造成格力不夠專注主業的印象,于是從2013年底開始,格力小家電產品均使用“大松”品牌進行全國推廣,以避免削弱“格力”專注做空調的品牌形象。現在和小米電飯煲為爭“國貨代表”而打得不可開交的大松電飯煲用的就是“大松”品牌。

    暫且不論誰是國貨代表,一直以來,中國企業在海外被制裁的事件屢見不鮮,從客觀角度看,可能是文化差異、貿易保護或專利侵權等原因,從主觀角度來說,可能是中國企業忽視了某些軟性的東西。中國制造出海之路任重道遠,董大姐若想在國外也牛氣沖天,勢必要遵守海外市場的游戲規則,除濕器事件可以說格力為出海交足了學費,但通過此事格力更加了解了一個市場的法律、文化對它來說也未必是件壞事。不止是格力,對所有夢想是星辰大海的中國企業來說,主動去了解海外市場的法律、文化是很明智的,此外,核心技術的研發無疑會讓中國企業在海外腰板挺得更直,尤其是在美國這樣對專利有著謎一般偏執、動不動就告你專利侵權的地方。【責任編輯/閆紅玉】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為啥格力和董明珠在國內這么牛,在美國卻顯得那么...“慫”呢?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