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為什么這個手無寸土的二房東被估值160億美元?

    【IT時代網、創客100編譯報道】3月10日,聯合辦公空間WeWork獲得聯想控股4.3億美元融資;

    3月13日,優客工場完成2億人民幣A+輪融資,估值近40億人民幣;

    3月13日,氪空間與納什空間宣布結為戰略合作伙伴,氪空間以戰略入股的形式參與納什空間B輪融資……

    這些消息這幾天簡直刷屏了,不少人唯恐天下不亂,紛紛猜想聯合眾創空間會不會取代孵化器?


    想法有些危言聳聽,畢竟孵化器相比聯合辦公空間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但這個名單上的WeWork引起了100君的注意,在100君的印象里,它不就是個中介嗎?怎么會融了這么多錢?

    100君找來了關于這家公司的資料。

    WeWork剛剛又獲得了4.3億美元融資,估值160億美元,高得離譜。

    這家公司總融資額已達到14.3億美元。在市值最高的私營公司名單上,這家公司僅位于Snapchat之后,超越了SpaceX,Pinterest,Dropbox,Theranos,Spotify,Lyft和Zenefits。

    想想這些公司吧。Theranos正在重新啟動測試,Zenefits是有史以來成長最快的企業,SpaceX正在鼓搗一些連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都搞不明白的東西。

    在這家公司市值達到100億美元之后的幾年,大家都在討論WeWork。但坐在世界上最酷的辦公室工作,在聯合辦公區租用一張辦公桌并沒有讓我感到什么優越感。因為這個最新的消息和背后隱含的問題,我忍不住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特別之處使得WeWork這么值錢?我的意思是,這個公司只有80個辦公室和50,000名成員。

    我們來談談WeWork是做什么的。

    WeWork的運營方式

    把WeWork看作一個辦公室租賃中介。公司把房子租下來,弄得很漂亮。你需要漂亮的辦公空間,他們把它租給你。他們做的基本就是這個。更具體地說,WeWork租賃房屋,整個樓層,以及所有他們弄到手的房產。請注意,WeWork實際上沒有買下任何一丁點空間,他們只是從業主和物業手里租下空間并轉租給其他人。說白了,就是個二房東。

    好了,比如說WeWork在舊金山郊區買下了一塊地皮(在這里它們已經有五個點),然后給辦公室裝潢所有你想要的鈴鐺,哨子和裝飾品。所有的“會員”可以享用這里的無線,辦公桌,會議室,打印站,睡椅,點心,保管服務,接待區。這里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典型的現代辦公室,除了它并不生產任何產品,沒有任何員工。

    然后就是分割空間,按情況收費。

    WeWork會員費是$45/月。如果你想租一張桌子,加上會員費,一天是$50。$350/月可以讓你無限制地使用共享工作空間,但一個專門的辦公桌將花費你$275到$600/月(根據不同的辦公地點,要求等)。


    BusinessInsider在WeWork的辦公室

    這里不僅只有創業者和個人。像美國運通,商業內幕和默克這樣的大公司在這里都有辦公室,大約有100多名員工在這里工作。他們讓顧客先交一筆定金而不是簽訂5-10年的租約,這樣就可以讓租賃的員工感覺這里和傳統辦公室并沒有什么區別。

    憑什么WeWork價值160億美元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辦公室的自由職業者,支付$400/月讓你走出家門,避免與那些在星巴克聚在一起的人,并有機會結識一些有趣的人,似乎是個不錯的交易。對于這類人和不想被租約牽絆的公司,WeWork提供了一個簡直棒呆了的服務。

    但是萬事不能十全十美。WeWork現在被定位為一個科技公司而不是房地產公司,這并不是件好事。

    波士頓地產是全美最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擁有47000000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市值180億美元。相比總計擁有80間辦公室的WeWork,擁有有形資產的波士頓地產市值稍微大一些。

    高科技公司的收益均超過其他行業同類公司,因為高科技產品具有可擴展性,易測,以及(大部分)很容易賺錢。

    決定公司價值的兩個重要因素是:他們賺了多少錢(收入),他們可以賺多少錢(倍數)。

    市場份額小的傳統行業或不可擴展的產品利潤低(是收入的2到3倍),而高科技要賺錢得多(收入的20到30倍),因為他們會在某個點撈得一桶一桶的黃金。

    比如,Instagram在盈利之前被臉書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因為Instagram的用戶互動率打破記錄,很明顯,臉書可以利用廣告大賺一筆(他們現在正在這么做)。這就是人們談論的“泡沫破裂”和流失的價值。

    2015年WeWork獲得4億美元融資的時候,公司價值100億美元,營收倍數為66.7倍,而像Airbnb和Dropbox這樣的公司只有25倍上下。至少WeWork是這么對外宣布的。

    不談市值,WeWork創造了老牌的,穩定的公司,比如波士頓地產忽略的東西——“微型空間”的全新市場。會員制和定金是WeWork從消費者中賺錢的好方法,但是如果這個套現的方法不靈了怎么辦?如果房地產商醒悟過來他們也需要建造共享空間之后,WeWork可能得尋找新的商業模式了。

    WeWork正在測試“共享居住空間”的概念,從而有了WeLive的誕生。根據2014年WeWork投資人的一份融資演講,這家公司計劃到2018年WeLive要占收入的21%(6億美元以上)。這是個大賭注,前提是他們真的可以重塑年輕人居住的方式,也許會有人為此買單。


    全球主導

    值得注意的是,WeWork最近獲得的一輪融資,是由中國的兩家公司投資,分別是弘毅投資及其母公司聯想控股。弘毅投資計劃幫助WeWork在中國著陸,為的沒別的,就是看重這個項目能帶給他們的美元。或者我想是人民幣…..

    WeWork現在在英國、加拿大、荷蘭和德國都有國際辦事處,隨后在墨西哥、印度、韓國、中國、中國香港和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也會開設。考慮到2020年時全球40%的勞動力將會是自由職業者,WeWork還可以舒服好多年。【責任編輯/荊玉珍】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為什么這個手無寸土的二房東被估值160億美元?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