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內容創業南方崛起,不過這次,不會有一份新的《南方周末》了

    【IT時代網編者按】如果說2016年有什么創業熱點,那一定是內容創業。在中產階級崛起,消費美好的時代來臨時,內容創業的暖春來了,在今年年初開始集中爆發。而通過盤點我們看到,最優質并且成體系的內容,正越來越集中在以南方系為代表的專業選手手中。

    春日遲遲,內容創業成為了2016年第一個爆發點。為此,我們盤點了這場春潮中,最引人矚目的創業者。

    吳曉波——藍獅子、吳曉波頻道

    出身:《東方早報》

    《大敗局》,《激蕩三十年》,《跌蕩一百年》,《浩蕩兩千年》三十歲的時候,吳曉波開始寫書。《大敗局》《穿越玉米地》《非常營銷》、《被夸大的使命》《激蕩三十年》《跌蕩一百年》《浩蕩兩千年》……一本接一本,描繪了中國企業在改革開放年代走向市場、走向世界的成長、發展之路。于是,他逐漸變成了商業世界「舉足輕重」的人物,一晚上可能要出席4個場合。當很多人開始否定吳曉波的商演,吳曉波頻道一篇單純賣茶葉的文章,還是可以有197個贊。

    徐達內——新榜

    出身:《東方早報》

    據說,徐達內在創立新榜之前,每天9點之前一定已經入睡。2007年徐達內離開《東方早報》之后,他先后創立了EG365(中國大陸地區最早引入信息可視化理念的專業設計服務商)、《媒體札記》(媒體輿論內容產品)以及新榜(新媒體排行榜)。2015年媒體札記停更前,它已經「成為中國公眾生活中一個獨特的輿情量表,一個新聞議程的監測屏」。在近期的一次演講中,徐達內說,在這個時代,傳統意義上的主編已經死了,新媒體成為了超級入口,是裹挾和影響著人們生活的重要載體。這個時代的新媒體就是面向移動互聯網的渠道與容器。

    左志堅——拇指閱讀、好有財

    出身:《21世紀經濟報道》

    賣掉拇指閱讀后,左志堅現在專心做開始眾籌的聯合創始人。2006年,左志堅在《21世紀經濟報道》出版了「漢芯造假案」系列調查報道,那次事件背后的調查過程歷時半年。左志堅說,中國社會最后的階層上升通道,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經濟通道,是一個純粹市場化,起點也很公平的嶄新階梯。

    徐建軍——開始眾籌

    出身:《行周末》創始人

    2013年初,徐建軍和左志堅在聊天中談到了「眾籌」,他們覺得這是「既有媒體屬性,又有金融屬性」的東西。2015年2月,開始眾籌完成1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2015年11月,開始眾籌完成A輪融資,1個月后又獲得A+輪融資。這里,有報復平庸的方式。

    張偉——新世相、桃花島

    出身:《冰點周刊》、《GQ智族》雜志副主編

    《冰點周刊》之前,張偉并不懂得新聞寫作。2015年6月2日,世相公眾號被封。2015年10月,新世相在「你聞訊而來,我大喜過望」中重生。這個被張偉稱為人格類的公眾號,在世相之后,有了更溫柔、冷靜的性格。最近,張偉創辦了女性消費社區「桃花島」,用戶們可以在上面分享日本潮流品牌的購買和穿搭經驗。

    遲宇宙——公眾號商業人物

    出身:《南方周末》、經濟觀察報創始人

    大事兒:《真相:楊元慶是合格的聯想CEO嗎?》

    遲宇宙可能是聯想反擊的第一個自媒體人。商業人物的發刊詞是「有些事情悄悄地開始就好了」,接下來,關于王石的3篇文章,篇篇10萬+。遲宇宙說他信仰商業人物寫作,這是他最后一次創業,靠寫作這門「手藝」。

    徐滬生——「一條」

    出身:《外灘畫報》

    除了《外灘畫報》前主編、「一條」創始人,徐滬生還有一個身份——詩人。他創辦的「一條」公眾號,每天一條視頻,15天粉絲破百萬。這個雜志的前主編說:在社交媒體時代,一個標題可以決定一條視頻的生死,雜志式的標題,出去就是死。

    咪蒙——公眾號「咪蒙」

    出身:《南方都市報》

    在咪蒙過去很多篇文章中,都提到過自己辭掉了穩定收入的工作,創業賠掉400萬,并且,創業之后越來越胖。2個月吸粉40萬,大概是脫離不了她在南都12年的積累。咪蒙說,做公眾號必須要偏激,好在,她幾年前就是這樣了。

    黃章晉——公眾號「大象公會」

    出身:《鳳凰周刊》

    2013年4月,黃章晉卸下《鳳凰周刊》執行主編職位,同年7月注冊了「大象公會」。黃章晉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專業而偏執。有人說,「大象公會」代表了黃章晉的個人趣味。不管怎么樣,「大象公會」的內容,以前從沒人做過。

    伊險峰——好奇心日報

    出身:《第一財經周刊》

    在離開一財的前兩個月,伊險峰就在卷首語中解釋了好奇心日報是什么——好奇心日報是一個脫胎于《第一財經周刊》的新媒體項目。只是后來,這個項目開始獨立運營,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伊險峰說,好奇心日報之所以這樣命名,「是源于我們相信在生活中最稀缺與最可貴的唯有兩個東西,想象力與好奇心。」

    于困困——玲瓏沙龍

    出身:《三聯生活周刊》《GQ智族》《紐約時報》

    于困困說,《紐約時報》這個媒體是真正擔得起「偉大」字眼的媒體,但她最終還是告別了它。「玲瓏沙龍」,這個女性興趣移動社區,于困困對她的構想,是一群受過不錯的教育,又有著自己個性的中產女青年,在一定的興趣之下圍繞著沙龍主題進行溝通、交流,產生摩擦,產生價值。

    南方崛起

    一一盤點這些內容創業明星,我們突然發現,一個曾經在新聞圈子里掀起風浪的名詞,突然也開始吹皺創業這池春水了,那就是——被外人強貼上的標簽的南方系。

    所謂“南方系”,說法不一,有的單指南方報業集團旗下各媒體,也有泛指,將以廣東為主,南方日報報業集團旗下各媒體、鳳凰、騰訊、網易、凱迪社區等媒體都納入其中。

    吳曉波、徐達內所在的《東方早報》,左志堅所在的《21世紀經濟報道》,徐滬生所在的《外灘畫報》誠然都是南方系開枝散葉的結果。

    《東方早報》2003年5月28日在上海創刊,當時是由文匯新民報業集團、南方日報報業集團和上海某財團出資的國內首份合資綜合類日報,當時的社長便是《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主編、原《南方周末》新聞部主任沈灝。而《外灘畫報》的最早創辦者,原本就是一群《南方周末》的老員工。

    如果再牽強些,那就是大象公會的”魔鬼教官“黃章晉,出身《鳳凰周刊》,身邊又有一群一起打帝國和dota的南方系朋友。再八卦一些,徐建軍并非出自南方系,但小道消息說,他的兩個好基友,最愛的男人,均來自南方周末。

    《南方周末》前著名記者——現在分管騰訊網的騰訊副總裁陳菊紅,曾寫過一篇后來在網上廣為流傳的文章——《離開》。在文中她這樣寫道:“那些金子一樣的日子,閃亮得讓人不敢相信。”

    談論理想過于奢侈。如今再談南方系,我們無意探討南方系曾經十年的輝煌和爭議。我們看到的是,以它為例,作為新聞界曾經的“黃埔軍校”,那些散落四方的前傳統媒體人們,可能再度出發、乃至崛起的底氣。

    新媒體時代熱熱鬧鬧,各有各的玩法。但你卻不得不承認,相比毫無積累的年輕人,像南方系這樣的創業者,天然有著自己的優勢:他們有專業的內容嗅覺能力,有群體優勢,還有社會名望和積累的各路人脈。

    在內容創業大軍中,看到這些人,優雅地揮舞著筆桿子,自在地為自己寫作,這意味著什么?

    顯然,在內容創業領域,專業選手已入場——狼來了。

    他們恣意地邁過了門檻

    如果說2016年有什么創業熱點,那一定是內容創業。

    在中產階級崛起,消費美好的時代來臨時,內容創業的暖春來了,在今年年初開始集中爆發。而通過盤點我們看到,最優質并且成體系的內容,正越來越集中在以南方系為代表的專業選手手中。

    因為,內容創業天生具有門檻。別看人人能寫、能唱、能拍視頻,但你不得不承認,優質內容的生產,依然是門技術活,要摸透傳播規律,更需要經驗和悟性。

    而在技巧之外,最重要的是,內容與他的創造者之間的天然聯結,比其他領域的創業要緊密得多。

    就像大象公會傳達出來的專業和偏執,就是黃章晉這個完美主義者的氣質外化。還有咪蒙、世相、一條、好奇心日報,每一個具體的項目都是人格化的,都受到了創業者本人的人格映射。

    這或許就是內容創業的特性,因為它需要我們去為美好買單,直接對應著閱讀、思考、知識、審美以及愉悅。這是高感性人群的戰場。

    以南方系為例,這群來同一個大院的人,他們見證和創造了中國新聞的黃金十年,而這黃金十年也讓他們擁有了能力、名望和各種社會資源。這群四十歲左右的家伙們,因為特定的緣起,而擁有群體特征,創造出了自己的話語體系。如今,他們出走了,扎進了創業大潮中,重新變成了弄潮兒。

    緣起的那些紙媒正在衰弱、消亡。但無論它會衰退到何種境地,你不得不承認,它培養出這一群人,亦是莫大功德。

    而再過十年,那時候掌握優質內容的人會是誰?不管是誰,從現在的局面來看,恐怕再不會是某個群體。

    而要繼承未來的人現在還年輕,仍然散落在天涯。【責任編輯/荊玉珍】

    來源:B座12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內容創業南方崛起,不過這次,不會有一份新的《南方周末》了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