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聚美優品的低價私有化為何會一石激起千層浪?

    【IT時代網銳評】17日晚間,聚美優品宣布收到來自CEO陳歐、產品副總裁戴雨森以及股東紅杉基金的私有化提議,以每美國存托股(ADS)7美元的價格進行私有化,該價格僅為發行價的1/3。據網易財經報道,不少股民質疑其公平性,發起集體維權,短短三天時間,一百多名聚美優品的中小散戶通過互聯網集結在“聚美股東維權”的微信群,據曬出的持倉截圖顯示,其中虧損金額最高的一位投資人持股162190股,浮虧55.29%,虧損近125萬美金。聚美私有化也成為繼當當、人人網之后,又一起由中概股私有化引起的投資人集體維權事件。


    聚美私有化,難逃空手套白狼嫌疑

    搜狐科技分析稱,連續八個季度盈利,在私有化前一個季度開始虧損;私有化價格僅為IPO價格的三折;曾承諾的股票回購計劃沒有了下文等等。以上所有因素加在一起,引發了關于聚美和背后私有化推手的信任度危機,甚至有投資人表示這件事將給中概股帶來難以消除的惡劣影響。

    有部分中小股東在網上討論維權流程,有人建議聯系美國那邊的律師,先進行集體訴訟,然后到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投訴。對此,有律師稱,若投資者有不滿且進行訴訟或將影響公司私有化過程。

    財經故事會認為,聚美股價從2015年夏天一路走低,公司管理層一直沉默,未曾與股東積極溝通,這也引起了投資人對管理層是否有故意打壓股價伺機低價私有化的揣測。另外,2014年12月聚美董事會已經批準的1億美金股票回購計劃也未積極履行。此外,更為可疑的還有聚美優品財報,就在宣布私有化之前,聚美優品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為虧損,這是自2014年第一季度以來的首次虧損,因此投資者在知乎質疑,“上個季度虧損,此后一個季度即宣布私有化”,難逃空手套白狼的嫌疑。

    人人私有化,被投資者批“不厚道”,缺乏契約精神

    同為低價私有化的代表,2013年前,人人網CEO陳一舟曾公開表態人人網“不會私有化”,兩年后的如今,公司以一紙私有化協議正式宣告“自食前言”。6月10日晚,人人公司宣布,收到來自CEO陳一舟、COO劉健提出的初步私有化建議,根據提議,兩人將以每股4.20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尚未持有的人人公司全部發行股。自此,人人正式邁向退市之路。

    新京報報道,人人網關于私有化的公告一出,引發了一些美股投資者的不滿情緒。這些不滿也多集中在退市價格方面。數據顯示,2011年人人于美股上市時的發行價格為14美元,而根據此次公布的私有化提議函,退市價格定為4.2美元。“14美元IPO,4美元退市,太不厚道了吧。”有散戶呼吁人人的投資者聯合起來,對私有化方案“投反對票”。

    一位美股投資者認為,類似的私有化行動“違背了對IPO投資者和長期投資者的承諾,是沒有契約精神的表現。”他說,“如果只是為了追逐A股的一輪牛市,當初就不要來美國上市。想當初亞馬遜股票跌成藍翔,也沒有私有化或者退市,這就是對IPO投資者的承諾,應該考慮高價買入的長期投資者的利益。”

    歡聚時代私有化,時機選擇精明

    聚美優品上市后股價經歷了先漲后跳水的波動,私有化的時機選擇了股價最低的階段,難免讓人產生聯想。與之同樣精明的還有歡聚時代(YY)。2015年7月9日,歡聚時代(YY)宣布收到董事長雷軍和CEO李學凌的非約束性私有化要約。目前持有35.7%股權的買方(BuyerGroup),提出以每份ADS(美國存托股)68.50美元的價格收購其余的64.3%。互聯網分析師柳葉刀認為,雷軍和李學凌提出私有化要約的這個時點實在太微妙了。A股剛剛經歷了一陣暴跌,市值蒸發近4萬億美元。由于中概股投資人及其資金與中國大陸市場有千絲萬縷的聯系,A股的暴跌直接造成中概股跳水。

    2015年6月15日A股見頂,當夜歡聚時代收盤價為77.5美元,盤中最高價達79美元;6月30日,歡聚時代收盤價為69.52美元,比私有化價格高1.5%;7月8日,收盤價跌至58.35美元。在A股暴跌帶動中概股跳水,公司股價觸底之際拋出私有化要約,還宣稱比上個交易日收盤價高17.4%,這個時機的選擇真是太“高”了,深得巴菲特“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這句話的精要。

    此外,除了上述公司的私有化方案飽受許多投資者的指責以外,很多中概股公司的私有化也備受質疑。這些公司備受指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沒有節操的低溢價率

    聚美優品的7美元私有化方案,股價溢價將近20%。聚美優品的低溢價率不是例外。比如奇虎360溢價率17%,陌陌20%。那么平均不到20%的溢價率到底是高是低呢?可以對比一下。美股私有化的平均溢價率為30%左右。據彭博的數據統計,過去10年中,交易額超過10億美金的56宗已經完成或者正在申請的互聯網公司回購中,平均溢價為29%。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私有化通常是最后十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溢價25%—45%。

    關于港股溢價率,其實,最有類比價值的是同為互聯網領域的阿里b2b,2007年上市的阿里b2b,2012選擇了私有化,私有化價格為13.5元港幣,彼時較2月9日停牌前的最后6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格溢價60.4%,比最后10個交易日平均收盤價溢價55.3%。

    由此來看,中概股公司們溢價率普遍偏低,低溢價率對于私有化收購方有利,對于小股東來說是一種損失,也難怪中概股公司一私有化就會引起中小股東的強烈不滿。

    二、比發行價低的私有化價格

    財經故事會評論認為,評估私有化價格是否合理的短期因素是股票現價的溢價率,而另一個重要指標則是當初上市的發行價。以阿里b2b為例,60%的超高溢價率曾經創過紀錄,但是依然遭遇吐槽:阿里b2b上市5年,私有化價格和發行價一樣。也許是考慮到這一點,所以阿里b2b給出了超高的溢價率,還是盡量補償了小股東。

    對比發行價的角度來看,陌陌和360都算得上有節操。陌陌在上市7個月后選擇私有化,私有化價格為18.9美元,雖然溢價率只有20%左右,但是高于發行價13.5美元。再看看奇虎360,其2011年的發行價為14.5美元,私有化價格超過了50美金。

    與之對比,聚美優品發行價22美元,私有化價格7美元,三折退市,實在是無節操,當當發行價16美元,私有化價格7.8美元,還不到發行價的一半,人人發行價14美元,私有化價格4.2美元,和聚美優品三折退市有的一拼,比發行價低那么多的私有化價格,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中概股投資者們當然不樂意了。

    三、投機取巧的退市方式

    很多選擇私有化的中概股公司,都選擇了股票大跌的時機,中國股市走向一般會帶動美國中概股價格,有的利用中美股市時間差和中美股市的關聯性 “及時”提出私有化,將私有化價格壓到一個比較低的數字。 大股東掌握著公司的決策權,很多時候信息并不透明。

    公司股價下跌,管理層管理層一直沉默,放任股價下跌,未曾與股東積極溝通,這也引起了投資人對管理層故意打壓股價伺機低價私有化的揣測。有些公司的管理層在私有化之前對投資者有過許諾比如回購股票或者不會私有化,但是其行為卻與之前的許諾背道而馳,言行不一正是缺乏契約精神的表現。

    有分析指出,如果私有化成功,那些高位購入聚美優品股票的小股東們,賬面浮虧將變成實際巨虧,而對于聚美公司自身而言,以出售價的三分之一回收公司,成本相當低廉,可以說是做了一筆很好的買賣。此事同時也讓業界對中概股未來在美國市場的前途表示擔憂。也有專家表示,一些中概股公司的要約收購價格過低,實際已形成了低價私有化的風潮,對美國中概股的投資者不利,甚至可能會令中概股企業的整體聲譽受損。

    中概股私有化浪潮的出現,也會讓投資者會更加謹慎。有分析稱,如今是否私有化已成全體中概公司的“必答題”,也是長線資本做出投資決策的重要基準。堅守者將獲得更多關注,疑似投機者會長期被冷落。投資人眼中的“搖擺者”要盡快站隊并宣示自己的選擇。【責任編輯/閆紅玉】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聚美優品的低價私有化為何會一石激起千層浪?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