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昨天,萬達院線總經理葉寧離職了,這已經不是萬達院線第一位高管離職了。這不禁讓人發想,為什么有這么多的高管離開萬達呢?難道這和王健林所說過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他在乎的是制度建設。讓我們來看看萬達的人才觀和那些離開萬達的人們現在都在干啥?
昨晚,萬達院線公告:葉寧離職。今天,這一消息幾乎刷爆了朋友圈。早在春節前,娛樂資本論就率先爆出葉寧離職的消息,隨后萬達旗下媒體證實此事,而萬達院線的公告標志著這一事件最終塵埃落定。
我們不想跟風猜測葉寧的去向,倒是更愿意在這樣一個節點,談談萬達的人才觀。
早在萬達院線上市之前,互聯網上就曾有這樣的輿論,王健林父子如何在不讓渡股權的情況下,實現萬達的發展壯大,在上市時仍然合計持有100%股權?
相對而言,在TMT行業,高管或是核心團隊持股已成為常態,Google更是實現全員持股,并且號稱要最大程度激發員工潛能,希望每位員工都成為公司的創始人。這些,都與軍隊一般嚴密,講究高度服從的萬達,形成鮮明的對照。即便是在中國的文化娛樂產業,萬達也成為一個難以模仿的特例。
連日來,娛樂資本論輾轉與萬達文化產業集團的多位(前)高管聯系上,他們有的傾訴衷腸,更多人選擇了沉默。在其中的一位高管看來:
“萬達相信體制的力量、萬達整體機制的力量,而不太重視個人,所以它的利益分配是有問題的。
特別是面對高速發展的影視行業,它的內部利益分配和獎勵以及晉升機制就顯出了原地產行業的陳舊,這是跨行業運維(地產思路管控文化產業)中最難以改變和最尷尬的。”
葉寧在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業績卓著,在2015年萬達年會上,葉寧甚至獲得了王健林的點名表揚。
業內普遍認為,葉寧的離開,相當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王健林在葉寧之上安置了另一位高管——前新聞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高群耀。
但對于王健林而言,這一切的變化或許并非沒有理由。
在外界看來,高群耀到任之后的半年,萬達在電影和體育領域已經花出去約50億美金,傳奇影業的并購案,就是他的作品。與此同時,高群耀還與萬達資本中心總經理劉安等人推動了萬達影業百億融資計劃。
萬達太會玩了。先用杠桿10塊錢收購傳奇,然后拿著傳奇在中國境內以20元估值融資,一大堆人為了搶額度打破頭,萬達根本不讓盡調,讓誰投已經是給你面子了(有不少朋友很激動的說拿到了萬達某融資主體的額度,報表沒有高管不接見,直接打錢)萬達融資成功后再還收購傳奇的債務。說白了,這一切的原因就是1.中國資本市場本身遠高于國外的高市盈率。2.萬達和王健林的品牌和跟著首富有錢賺的效應。3.中國熱錢太多了。
換言之,對于萬達而言,早已過了通過一兩個電影項目推動公司發展的階段,這家“巨無霸”已經變成一個資本平臺,驅動能力也從業務產品開發轉為資本產品設計。站在這個角度來看,高管的變動或許也是大勢所趨。
就在葉寧離職的同時,萬達院線宣布了另外兩項高管任命,聘任劉曉彬擔任公司執行總裁,聘任黃朔擔任公司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從二人履歷來看,都來自萬達地產業務線,黃朔還曾擔任北京大歌星副總經理,而大歌星業務在萬達內部因為發展不利已被關閉。
有外界評論,王健林又提拔了兩名“老臣”,并且是“外行管理內行”。在中國電影行業,執行總裁層面仍然由地產業務出身的高管擔任,幾乎找不出第二個案例。但在龐大的萬達帝國,可能一個區域的票房規模就堪比一個小院線,到了萬達院線這一層級,高管退后一點,或許也并非是絕對的壞事。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萬達文化產業集團,乃至整個萬達集團,人員的高流動性已經顯著高于同業,萬達就像一個特殊的標本,未來將往何處去也值得更多探討。
前情回顧:萬達院線發公告葉寧離職,同時搬回了“元老”劉曉彬
春節前,在娛樂資本論一篇《萬達+傳奇打包募資100億背后:傳葉寧李寧將離職,王健林的“文化帝國”不靠“人”?》中提到了葉寧離職的消息,當時萬達集團方面給娛樂資本論的官方回復是,內部還沒有統一的對外口徑,需要等待萬達集團的官方披露。此后,網上關于萬達高層人事調動的傳聞一直此起彼伏。
今年大年初一,萬達旗下《華夏時報》的總編輯水皮在“水皮雜談”上發表了一篇《王健林朋友圈私募100億,萬達轉型到底差不差錢?》通過一種非官方的形式證實了葉寧的離職。
直到今天,萬達集團發布公告,不僅葉寧離職,還公布了兩位其他高管的人事消息。有消息稱,萬達院線總裁曾茂軍已升任萬達化集團副總裁,除管理萬達院線外還負責管理葉寧離任前管理的萬達影視與五洲發行。
這意味著曾茂軍全面接管葉寧在萬達的工作。而對于葉寧下一步將去哪里,小娛通過電話、微信等各種方式聯系,葉寧表示,目前還在休假,合適的時候會公布。
那么,公告中這位劉曉彬是什么來頭?公開資料顯示,劉曉彬于2000年10月加入萬達集團,歷任萬達商業地產天津及北京項目公司財務副總經理,濟南項目公司總經理,萬達商管副總經理,萬達商業地產總裁助理、財務部總經理,萬達集團高級總裁助理、財務管理中心總經理。自2015年1月起擔任萬達商業地產財務總監,算是萬達“元老級”人物。
內幕分析:萬達文化高層離職的原因有哪些?
一位網友在知乎上表示,萬達的平均司齡很短,人員流動也很大。王健林說過,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他在乎的是制度建設,不在乎人。在萬達的體系下,你只需要執行,不需要思考。對于一個從沒有接觸地產開發的人,你也可以在這里干的如魚得水。
或許這也證明了娛樂資本論此前文章中的觀點,王健林的文化產業帝國并不靠人。在分析萬達高層流動性大的原因中,小娛發現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一部分人事沒能力留下來,比如工作壓力大,跟領導不合等;而另一部分則是自己想留下,但又被逼走。
都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從這些人事調整上看,萬達集團也并不好待。工作壓力太大算是其中之一。
上述網友在知乎上表示,萬達是有名的快節奏,同樣的項目,別人建三年,萬達只需要兩年,這意味著員工更多的加班、熬夜,而且,萬達的節點不許突破,一級節點一旦失守,總經理和領導就該被干掉了;此外,萬達還有通訊測試,周末兩天,給管理人員隨機打電話,如果在規定時間沒有回復,集團通報;要知道,在萬達,一個通報,就意味著你今年升值加薪全泡湯了。可以說,在萬達工作,就是戰戰兢兢!
此外,網友還在知乎上總結了包括薪酬、制度等萬達存在的各方面問題。
萬達影視一位離職的高管向小娛表示,可以這么說,萬達相信體制的力量、萬達整體機制的力量,而不太重視個人,所以它的利益分配是有問題的,特別是面對高速發展的影視行業,它的內部利益分配和獎勵以及晉升機制就顯出了原地產行業的陳舊,這是跨行業運維(地產思路管控文化產業)中最難以改變和最尷尬的。
背景鏈接:從萬達離職的高管都去哪里了?
今晚,在跟一位萬達原高管聊天的時候,他表示,萬達高層的離職有一些是白眼狼,有一些是被踢出去的,“王健林此前經常對內部人說,萬達就是一所學校。”
那么,這所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都去了哪里呢?
1、宋歌
原萬達影視總經理,曾任北京完美時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柳堤聆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長,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九州開元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法人、執行董事,北京海天暢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執行董事,至今深圳市厚德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法人、董事長,西藏名隅精泰投資有限公司法人、執行董事。
2、陳洪偉
原萬達影視副總經理,2015年9月,騰訊在北京宣布成立全資子公司騰訊影業。大夢工作室由曾任萬達影視副總經理的陳洪偉負責。
3、劉歌
原萬達院線副總,博納影業發行總監劉歌。
4、李凱
萬達院線運營中心副總經理,樂視影業首席運營官李凱。
5、唐軍
原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副總裁
1993年,唐軍加入華特迪士尼公司,擔任中國區事務高級副總裁;2010年8月底,唐軍離職迪士尼并擔任盛大集團高級副總裁;2012,唐軍以萬達文化集團副總裁的身份出席了由萬達商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萬達集團文化旅游城項目設計推介會”,這是其加入萬達以來的第一次亮相。2015年1月徹底離職。【責任編輯/于德浩】
來源:娛樂資本論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