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受限于體制等因素傳統貸款創新不足,幾十萬億余額的貸款市場,其中絕大部分仍是線下產品,或僅僅是線上引流到線下的產品,無法滿足廣大借款人的需求。手機APP貸款在實現普惠金融方面獨具優勢。可預見,在普惠金融國策的號召下,無論是傳統銀行、小貸機構、消費金融公司,還是互聯網金融平臺,都會朝這個方向做出傾斜,讓這個市場增加更多玩家。
過去幾年,互聯網逐漸滲入金融行業,并誕生了一批堪稱偉大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如支付寶、余額寶、微信紅包、理財通等。
展望2016,我們發現,以手機APP貸款為主要形態的互聯網貸款產品,將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新的兵家必爭之地。這種趨勢在2015年初露端倪,到2016年則明顯加速。2015年,阿里借唄、微眾銀行微粒貸陸續上線。2016年1月,京東金融宣布完成12.16億美元的融資。螞蟻金服也被傳正在進行15億美元以上的B輪融資。
江湖中,有巨頭必有黑馬。與借唄、微粒貸等面向生態內部客戶的白名單機制不同,飛貸金融在2015年10月發布了面向所有人群的手機貸款APP--飛貸,并獲得2015年最創新互聯網金融產品獎項。2016年2月23日,已完成B輪融資的飛貸金融將再次召開發布會,宣布飛貸升級為2.0版本。顯然,手機貸款的巨頭與黑馬之戰已經打響,孰勝孰敗還未知。
為什么各家巨頭、黑馬紛紛涌入手機貸款領域,2016年將成為手機貸款兵家必爭之年呢?這還得先從中國的貸款市場說起。
數十萬億蛋糕,鮮美誘人
數據顯示,中國貸款市場規模龐大,增速驚人。以僅占中國整體信貸余額18.1%的消費信貸為例,截止2014年底,中國消費信貸規模為15.4萬億,同比增長18.4%。預計2016-2019年依然將維持20%左右的復合增長率,2019年將超過37萬億。(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 艾瑞咨詢)
傳統貸款,痛點重重
然而,受限于體制等因素傳統貸款創新不足,幾十萬億余額的貸款市場,其中絕大部分仍是線下產品,或僅僅是線上引流到線下的產品,無法滿足廣大借款人的需求。為什么不能滿足?主要原因如果你是借款人,但你去傳統貸款借款時,你會遇到以下“五大難”:
1、申請難。
首先你得準備一大堆紙質材料來證明自己,比如銀行流水、征信、企業經營情況等。有時候資料不符合要求,還得反復補充。而且你得在這些網點的上班時間,多次前往指定的營業網點遞交申請資料。
2、獲批難。
貸款審批需要漫長的等待,短則幾天,長則半個月,這期間沒準兒你還需要疏通關系花點錢,可是哪個想貸款的人不是急著用錢才去申請貸款的?
3、用款難。
好不容易貸款批下來了,那就趕緊放款唄,可實際情況沒那么簡單。有時候還要等等看有沒有信貸額度。有時候,你還得接受一些用款的附加條件,比如預存一部分資金或者事后留存一部分資金。并且是審批多少借多少,你想少借一點行不行,不好意思,我們不提供這項服務。
4、還款難。
你可能會想,錢到手了總該是我說了算吧,這是萬萬做不到的。能不能提前還款,能不能調整下還款期限?當然不行!為什么?人家只提供固定期限的貸款產品。有時候也許同意你提前還款,但先交一筆違約金吧。
5、再借難。
當你很有信譽地結清了貸款,下次再需要資金時,對不起一切又得從頭再來,又得更新提供一大堆紙質證明材料,所有的難再經歷一遍。
互聯網普惠金融,政策所向
從2013年至今,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定位一直是普惠金融。今年1月15日,國務院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正式將普惠金融服務列為國家級實施戰略。從倡導到寫入國策,體現了國家對利用“互聯網+”力量推動金融市場改革的希望與決心。
移動互聯網+科技,開啟無限可能
手機APP貸款這種業務形態得以成立的基礎,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以及聯接這億萬手機終端的移動互聯網。
科技的魔力還不止于此,得益于互聯網用戶網絡行為數據的豐沛度和可收集、可追蹤、可分析等特性,大數據征信成為可能,并逐漸變身為線上貸款授信及放款的決策利器。另一項關鍵技術是人臉識別,自馬云在德國演示的“刷臉支付”一炮而紅后,這項技術就逐漸被應用于網絡貸款等遠程金融場景的身份驗證和識別環節。
此外,第三方網絡支付的蓬勃發展,解決了純線上交易資金快速流轉的問題。
手機貸款,顛覆傳統
手機APP貸款在實現普惠金融方面獨具優勢。
一方面,手機貸款用戶可以隨借。基于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僅需幾分鐘在線輸入身份證件、銀行卡號等個人信息,就能立刻獲得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的信用貸款。
另一方面,手機貸款客戶還能隨還,并能一次授信終身使用,這些特征保證了用戶還款和再借都不難。
此外,純線上審批流程實現了“機器代人”,去除了中間環節,降低了居間費用;而且隨著風控模型不斷完善,壞賬呆賬會得到很好控制,節省的運營成本也可以作為營銷費用回饋給用戶,減輕用戶貸款成本。
手機APP貸款的這些特性暗合了“互聯網+”改造的真正價值所在:解決傳統行業在時間、效率和成本三個維度存在的問題,真正給傳統行業增值。可預見,在普惠金融國策的號召下,無論是傳統銀行、小貸機構、消費金融公司,還是互聯網金融平臺,都會朝這個方向做出傾斜,讓這個市場增加更多玩家。【責任編輯/荊玉珍】
來源:錢皓-互聯網分析師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