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連接小區業主、物業、以及周邊商戶的這類小區服務正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互聯網企業們爭奪的是O2O的下一個伸入到每戶家庭的入口。最近熱門的叮咚小區籠罩著O2O的光環究竟能否有所作為?老鐵在本文犀利的指出,叮咚小區概念確實好,但在缺乏諸如數據、用戶習慣等等因素之后推進起來會非常慢,可能部分年輕人聚集的區域會相對快些,但一旦開發商物業真正覺醒,這些進展瞬間就會化為烏有。
現在創業只需要抓住概念會講故事,再加上七分的忽悠,外帶幾位明星投資人的全力推薦,基本這個事就成了,如果有良心能真正做點事那就屬于優質項目了。大家可以仔細回想近幾年的熱門項目,再看看最近熱門的叮咚小區,當然鐵哥認為叮咚小區屬于上述的優質項目,但也僅僅是在忽悠的前提下。
空背O2O概念
百度叮咚小區,所有新聞評論幾乎都離不開“O2O”描述,叮咚小區也在努力把自己包裝為處在O2O風口的明星產品。
但打開叮咚小區,發現其本質是58同城、餓了么、陌陌等移動軟件的結合體,只是以進駐社區為噱頭包裝而已,叮咚小區也并非是創新的產物,僅僅是個組裝機而已。鐵哥堅定認為O2O的本質一定不是線上下單線下發貨或服務,也不認為在線下張貼各種二維碼掃碼關注就是O2O。O2O的線上線下聯動的配合度一定是不分輕重,而是互為配合的。
在叮咚小區概念中,線上即APP為線下所謂社區的服務的主要入口,線上承擔選擇、下單、成交的所有環節,而線下則僅僅需要線上需求進行本地化服務的完成工作。整個過程線上線下完全割裂開來,換句話說,如果叮咚小區可以為O2O楷模那么淘寶天貓是不是也是O2O的先驅了。鐵哥認為的O2O是線上線下渠道打通,數據打通,服務打通,很可惜,至今沒看到叮咚小區此三方面完全打通。
小區社交又是空談
有不同聲音表示,叮咚小區其實是以社區內住戶社交為硬性需求切入點,以此提高整個APP的打開率進而實現線上購買本地化服務。出發點是好的,但鐵哥只想提醒一點,對于住戶來說小區內的社交是真正的硬性需求嗎?對于叮咚小區而言,使用的最多人群一定是年輕人群,而當下年輕人每天七點起床,晚上八點歸來,周末恨不得睡個一整天懶覺。每天在家生活時間少之又少,又有多少時間可以與小區街坊鄰里的溝通呢?
當然不排除有約炮等需求的小區社交達人,但鐵哥認為此人群還不是主流,沒事在小區BBS扯扯閑篇尚解釋的通,讓當成硬性社交需求去對待那真是難煞居民朋友了。PC時代很多小區都有自己BBS,鮮有成功,足以說明人永遠是對自己從未接觸的朋友充滿好奇,對生活在同一樓宇下的居民是沒有多少興趣的。當然鐘愛廣場舞的大媽除外。
叮咚模式最大對手是開發商
鐵哥對馬佳佳雖有個別保留意見,但今年初馬佳佳去萬科講課部分觀點還是認同:強社區高垂直高精準O2O。春節后房地產行業持續走低,也標志房地產行業將告別土豪時代圈地蓋房收錢的賺錢模式,要將賣房思維轉變為賣服務思維。而如果房地產公司真正具有了移動互聯網思維,全力打造集集物業服務、周邊服務等等為一體的移動互聯服務物業那叮咚小區就不僅僅是危險了。
開發商開始積累了大量用戶數據,可根據住戶年齡、性別、家庭成員構成以及家庭基礎財務狀況等信息對用戶進行精準分類,以此分析用戶精準需求,并通過推送等形式將服務信息精準呈現給住戶。數據的獲取方面叮咚小區具有天然的缺陷,而無數據信息就很難做到真正精準,缺失了線下數據o2o從何而言?
從用戶依賴性上,開發商也同樣具有先天優勢。開發可以從前期報名、搖號等環節引導住戶關注或下載社區服務系統,如果有必要物質獎勵更是錦上添花。而有前期的用戶積累沉淀,加上后期的運營跟進用戶的活躍基礎和比例也一定是高于叮咚小區這種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而很多網友同樣關心開發商習慣躺著賺錢后是否愿意放下自己去做服務行業,鐵哥只能說在行業領軍有思變的開發商心目中此模式會很快施行,并且也非長期花錢部門,而是可迅速盈利的,只是這種錢賺的確實比較辛苦。但隨著房地產行業持續走低以及90后逐漸成為房產主要消費人群之后,房地產行業如果想穩住萬年江山只能是轉變經營模式,做服務。萬科請馬佳佳去做培訓只是表面,在萬科內部其實早已經有自己的轉變思想,只是需要借助外界馬佳佳的嘴說出在內部才具有更強的說服力。但鐵哥還是認為,不是所有開發商都有此轉變意識和魄力的,那些還在苦苦尋找躺著賺錢出路的開發商就是黨中央需要優化的企業。
叮咚小區概念確實好,但在缺乏諸如數據、用戶習慣等等因素之后推進起來會非常慢,可能部分年輕人聚集的區域會相對快些,但一旦開發商物業真正覺醒,這些進展瞬間就會化為烏有。鐵哥真心建議,噴之前望三思。
【IT時代周刊編后】叮咚小區上線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里,就已獲得1億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估值更是高達4個億。目前叮咚小區在北京的擴張已啟動,從上海到北京的地鐵通道內,處處是叮咚小區的推廣廣告,吸引了一線城市人群的眼球。雖然社區O2O創業項目不斷涌現,給叮咚小區帶來不小的成長壓力,但是拿到融資的叮咚小區首先應深入改進產品,沉淀用戶,而不是在產品未成熟時,把大量資金燒到市場推廣上。【責任編輯/王璟】
老鐵,互聯網專欄作者,微信公眾帳號:kejishuo。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