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GoPro的困局:對手夾擊和內容變現緩慢

    【IT時代網編者按】現在什么都講細分領域,就連相機也開始細分了,GoPro就是這樣一個運動相機品牌,能在競爭這么激烈的相機市場殺出一條血路,說明這個市場有大量的需求,但是現在GoPro遇到了困局,這就是來自競爭對手和自身內容變現的問題。

    2004年,尼古拉斯·伍德曼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打造一款時至今日能夠被稱之為改變世界的產品——GoPro系列運動相機,隨后的10多年時間里,GoPro在極限運動相機市場打的對手猝不及防,逐步拿下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根據GoPro發布的2014年度Q4季度財報,截至2014年12月30日,GoPro的全球市場份額高達94%,單季度銷量達到240萬臺,營收達到了6.3億美元,然而在肆虐對手和快速成長的同時,極限運動的定位也在限制著Gorpo的進一步增長。

    2015年公布的Q4季度財報中,GoPro的營收額從6.3億美元下降到了4.3億美元,同比下降31%,隨后股價應聲下跌至12.48美元,相比巔峰時期的64.74美元,消息稱,GoPro的市值蒸發了80%。

    缺少產品差異和多元化

    產品差異化的缺失是GoPro成長路上的最大障礙之一。

    盡管給消費者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但是在過去十多年時間里,GoPro先后向市場上推出的4代產品的多個系列之間,差異化程度過小,這個問題在GoPro Hero 4這一代產品上表現最為明顯。

    作為相對耐用的消費品,產品差異化過小直接讓消費者失去的換設備的動力,這種尷尬的局面也在迫使GoPro停產一些入門級的產品,據了解,未來Hero +系列的多款產品將悉數被取消。

    除了硬件之間的差異化過小之外,GoPro還在面臨著“新業務荒”的尷尬,押寶極限運動相機市場意味著在資本市場缺少故事素材,GoPro需要摘掉這個緊箍咒,在成熟的極限運動相機產品線之外,開辟無人機、遠程攝像頭以及其它穿戴類似產品,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應用領域過于單一

    GoPro扎根于消費市場,深受忠實用戶的認可,但在消費電子市場之外的應用場景卻偏窄。

    實際上除了極限運動,包括建筑、醫學、警察、航天等眾多領域和職業對于數字內容記錄存在強需求,警察執法記錄儀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一度備受熱議的谷歌眼鏡,在上述領域的應用就有相關的設想和探索。

    特種拍攝需求方面,GoPro連最基本的子彈時間拍攝套件都無法提供,而需要消費者使用3D打印設備制作,而在這方面,GoPro都有嘗試的空間,第三方用戶也已經探索出了很多新的可用場景,比如拍攝電影,VR虛擬現實內容等等。

    實際上,GoPro在視頻直播方面的確有過嘗試,比如在此之前推出的GoPro Hero Cast直播套件,以及和Vislink展開電視直播合作,遺憾的是這方面的嘗試并不多,少有的案例則是央視2015年大閱兵期間采用的GoPro無線圖傳直播。

    比較尷尬的是,央視在后來非公開的消息中表示,部分GoPro設備在直播中遭遇宕機的尷尬。

    競爭對手的前后夾擊

    GoPro用10年時間在已經孕育了長達數百年的相機市場撬開了極限運動這個細分市場的大門,迅速的引來了傳統相機廠商的圍剿。

    到目前為止,運動相機市場上的消費級產品接近數百款,其中相當一部分產品來自于傳統廠商,索尼和尼康先后入局,寶麗來也開始悄悄進入,類似的還包括松下、佳明、JVC等,比較知名的則包括索尼的HDR系列,這些產品在性能上均不輸GoPro。

    除了傳統廠商的后發制人之外,新興廠商也開始在這方面發力,小米生態鏈下的小蟻運動相機同樣頗具人氣,和上述產品相比,以小蟻運動相機為代表的新品牌,最大的特點是高性價比,懸殊較大的價格直接截斷了GoPro對入門級用戶的培育之路。

    性價比方面,GoPro面臨的壓力不僅體現在產品硬件本身,也來自于周邊產品,對比之下,一些山寨副廠產品在能夠提供相同或者類似功能的同時,懸殊達到數十倍的價格差異則成了天然的優勢。

    硬件市場被倒逼,周邊配件市場的利潤同樣遭到截流,直接限制了GoPro的持續盈利能力的增長。

    內容生態的潛力有待開發

    相比傳統的硬件公司,GoPro也在嘗試往內容平臺的方向轉型,尼古拉斯·伍德曼在接受采訪時也曾公開表示,“我們是一家內容公司”。

    作為內容公司的GoPro,除了利用自身的新媒體平臺來分發大量的UGC內容之外,也在聯手紅牛,甚至獨家贊助一些極限運動賽事,以贊助商的身份推動基于GoPro的視頻內容生產,不過內容方面卻并未讓公司在商業方面取得明顯的成績。

    到目前為止,上線GoPro Lisense平臺成為了GoPro在內容商業化方面為數不多的嘗試,基于該平臺,第三方可以直接通過付費的形式,獲取認證用戶上傳的視頻內容使用權,GoPro則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獲得分成收入。

    對于GoPro的UGC內容商業模式,Quantifind CEO大衛·卡恩斯泰德認為,“廣告主們對優質視頻內容需求非常大,圖片交易平臺的成功證明了UGC內容平臺交易化的可行性”。

    GoPro給用戶描繪了一幅通過產出內容獲取收益的藍圖,然而真正將內容轉化為收益,還需要工具化產品的支持,這恰恰并不是大眾用戶所擅長,而GoPro做的還不夠好的地方。

    對GoPro而言,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GoPro Studio功能的豐富性和易用性,讓用戶有機會拍攝優質的內容,也有機會把優質的內容通過便捷的工具制作出來,然后借助內容平臺,實現收益轉化?!矩熑尉庉?于德浩】

    作者:牛老師商業評論;微信號:niubsir;微信公眾號“吹牛”;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個人微信immarconiu。

    來源:吹牛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GoPro的困局:對手夾擊和內容變現緩慢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