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喧囂后的困境:自動駕駛在現實挑戰前踩剎車


    Waymo CEO克拉富西克

    北京時間1月1日消息,去年12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推出了全球首個商業化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但是現在,這項服務只面向美國菲尼克斯郊區的大約400個測試家庭,每輛改裝后的克萊斯勒休旅車依舊有一位安全駕駛員在控制汽車,以防出現差錯。

    “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跡象:我們還無法實現自動駕駛,”密歇根大學福特自動駕駛汽車中心聯席總監馬修·約翰遜-羅伯森(Matthew Johnson-Roberson)表示,他與汽車制造商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Waymo最近獲得了杰富瑞研究公司給予的2500億美元估值,拒絕置評。Waymo CEO約翰·克拉富西克(John Krafcik)在一篇博文中稱,在亞利桑那州的自動駕駛汽車中部署人類安全駕駛員,是為了讓乘客感到更舒適。

    自動駕駛發展遇阻

    對于被吹捧為可以挽救世界道路交通死亡事故的自動技術技術來說,Waymo的謹慎態度是它面臨的最新減速帶。汽車和科技行業巨頭將于1月8日齊聚拉斯維加斯,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其中,克拉富西克還將發表主題演講。

    就在幾年前,無人車還似乎被無限看好,但是現在這種樂觀情緒已經因為一系列難以解決的技術挑戰和短期商業模式大問題而降溫,尤其是經濟衰退陰云籠罩之際。

    “大部分汽車制造商正在追求一種有待證明的商業模式——難以捉摸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咨詢公司德勤美國汽車和工業產品實踐主管克雷格·吉非(Craig Giffi)稱。

    在CES上,無人駕駛和汽車技術將占據30萬平方英尺(約合2.8萬平方米)的展廳,超過了許多獨立汽車展的總空間。汽車行業正向自動駕駛汽車投入數十億美元。福特汽車CEO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在11月稱,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出行服務的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預計,到2040年時,自動駕駛汽車的年銷量將達到3300萬輛,占據全球汽車交付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這就是為何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急于讓自動駕駛汽車上路的原因。通用自動駕駛部門Cruise Automation計劃在2019年在一個美國城市推出自動駕駛打車服務。福特承諾要在2021年在多個美國城市街道上部署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即便是Uber也在12月恢復了其沃爾沃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距離它在亞利桑那州坦佩發生的致命事故過去僅僅9個月。

    消費者不信任

    但是,德勤的研究表明,自動駕駛汽車的上市速度要慢于預期。在德勤調查的全球2.5萬名消費者中,一半表示他們不相信自動駕駛汽車是安全的,較一年前的47%略微增長。只有39%的受訪者相信汽車制造商能夠把自動駕駛技術帶向市場。最令人驚訝的是,只有12%的美國消費者每周使用一次Uber、Lyft等公司的服務,是一年前的一半。

    這種信任的缺失破壞了自動駕駛出租車的短期商業案例,因為它依賴的是越來越多放棄私家車的消費者。只要自動駕駛汽車需要人類安全駕駛員,獲利就無從談起。“這種商業模式一點不起作用,”密歇根大學技術專家約翰遜-羅伯森表示。他指出,去除安全駕駛員的唯一方式將是隔離自動駕駛汽車,讓它在自主車道上行駛,遠離不可預測的人類。另外,無人車依舊很難融入公共交通中。

    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偉世通CEO薩欽·拉萬德(Sachin Lawande)表示,汽車公司的老板們開始承認,全自動駕駛汽車的推出“要比人們預期花費遠遠更長的時間”。“最新預期是,2025年前無法實現全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可能更長”他表示。

    和互聯網泡沫破裂或其他新興技術遭遇的早期問題一樣,有待解決的挑戰不會永遠阻止無人車上路行駛。對于汽車制造商和科技公司來說,自動駕駛汽車的潛在利潤回報太大,現有威脅太嚴重,以至于他們無法放棄。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汽車顧問馬克·拉姆齊(Mike Ramsey)表示,現在的幻覺破滅期(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應該會促使行業更加現實地考慮無人駕駛的未來可能有多遠。

    “人們曾經對于這種開創性技術的部署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他表示,“它的部署將會慢的令人痛苦。”【責任編輯/鄒琳】

    (原標題:喧囂后的困境:自動駕駛在現實挑戰前踩剎車)

    來源:鳳凰科技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智能駕駛陷入路線之爭:是學蘋果還是效仿安卓?
    無人駕駛陷入“一地雞毛”:技術遭遇瓶頸、創業圈屢現內斗
    Guidehouse:百度被評為全球領先的四大自動駕駛系統開發商之一
    全球首例無人車致死案細節公布 車禍發生前5.6秒檢測到行人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