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火爆從去年一直持續到現在,本來從技術層面是個新事物,并被寄予厚望。只可惜這個還不會獨立行走的孩子好不讓人省心。
從投資大佬、幣圈鏈圈行業精英追捧,到個人投資者瘋狂,區塊鏈挑動著行業內每個人的神經。不過最不讓投資者省心的莫過于被收智商稅,收稅者還拒不承認。
就在昨日博鰲亞洲論壇上,迅雷CEO陳磊對外表示,針對投資者對本公司的多起集體訴訟完全沒有依據,引發業界激烈爭議。
風口上的迅雷
令人激動的區塊鏈會議昨日在海南博鰲論壇上展開討論,各方專家學者云集。期間CNBC采訪迅雷CEO,陳磊稱投資者對迅雷發起的集體訴訟毫無依據,迅雷沒有違反加密貨幣項目的任何規則。
“公開發行代幣的目的是融資,迅雷未使用過代幣進行融資,這從來不是我們的目的。”
不過無風不起浪,媒體的提問,是基于眾多投資者對迅雷發行鏈克投資失敗而引發集體起訴有關。
時間回到2017年10月12日,那時區塊鏈正火爆,迅雷旗下網心科技推出了一款數字貨幣,名字為玩客幣,之后改名為“鏈克”。根據官網解釋,“玩客幣是基于‘玩客云’智能硬件,依托共享經濟云計算和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
同時官網還稱,用戶想要獲得這種貨幣,需要購買迅雷公司推出的“玩客云”硬件,共享自己的云存儲和網絡帶寬。
今年1月,迅雷在美國遭遇多起集體訴訟,投資者指控迅雷散布虛假消息。原告稱,迅雷在事先知情的情況下參與非法的ICO(首次幣發行)活動,同時發布了一系列關于該活動合法性的虛假聲明,隨后導致股價腰斬。原告們希望通過法律訴訟尋求迅雷補償。
“迅雷本想依托自身在技術方面的優勢,來趕上區塊鏈這個風口,同時通過賣硬件來獲取現金流,這樣一舉兩得的算盤打的雖好,只是沒有想到股價會迎來狂跌,還惹上官司。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哪個企業身上都不好。”一位業內人士對淺草財經說。
提到迅雷,80后的人大多數能耳熟能詳。迅雷成立早期享受各種榮耀,成為深圳市的科技明星企業,只是這些年成就不大,慢慢被淡忘了。
區塊鏈是把雙刃劍
中國市場從10年前的4萬億刺激,到2017年GDP增速仍然保持6.9%的高增長,經濟總量穩居全球第二,并把第三名日本甩的老遠,離不開這些年新技術的推動。近10年的移動互聯網功不可沒。
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并得以應用,更是讓中國在互聯網、科技領域和美國形成兩軍對壘之勢。雖然造就了百度、阿里、騰訊、小米、滴滴等公司繁榮,也造就了更多數不勝數企業的衰落消亡。在高科技發展的過程中,企業要么飛速發展謀求更好要么被淘汰似乎已成為共識。
隨著區塊鏈在2017年造就了現象級的火爆,各科技企業紛紛前來擁抱,甚至將已經取得成就的互聯網稱為“古典互聯網”,區塊鏈稱為“新型互聯網”。
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就有投資者通過區塊鏈而實現財務自由,反之有的投資者則血本無歸。由此看來區塊鏈這個新技術已經形成了一把雙刃劍。
“區塊鏈技術本身是被看好的,政府在這方面也采取了相應的監管和引導舉措”。比如區塊鏈已經形成了許多應用場景,包括數字貨幣、泛金融領域、征信管理、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保險行業、醫療、文化教育、公共服務等。特別是在金融和互聯網相關的領域與之關系密切。
“但希望企業能從區塊鏈底層技術出發,然后被實際應用,而不是靠炒作概念謀取利益,這樣只會給區塊鏈染上污名,阻礙社會發展。”某業內專業人士對淺草財經這樣分析到。
區塊鏈還處于發展初期,迅雷通過發行玩客幣而深受其害,區塊鏈技術能否推動其業務發展,或許會給后來者起到示范作用。
隨著區塊鏈的持續火爆,或許“新型互聯網”時代已經來臨。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以正合,以奇勝”是必不可少的策略之一。【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迅雷和投資者杠上了 都是區塊鏈惹的禍)
來源:淺草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