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螞蟻金服蔣國飛:區塊鏈解決誠信問題 但現在處于嬰兒期

    隨著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日新月異,新的商業模式也正在層出不窮,人類過往的諸多習慣正在被顛覆。新一輪技術導火線在哪里、下一個商業風口是誰、新的經濟形態將何去何從。


    我們約訪到了螞蟻金服副總裁、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蔣國飛先生。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是一個專注于前沿技術研發的團隊,全球首個落地應用的VR支付技術、物聯網支付技術方案、隔空點餐和支持澳洲海淘商品及茅臺正品溯源的區塊鏈技術,全都出自該實驗室。

    蔣國飛,一個被大家稱為“姐夫”的高個子男人,此前是NEC集團的副總裁,回國加入螞蟻前在美國學習工作20年,帶領NEC美國研究院和全球研發致力于IoT、大數據分析、AI、云平臺、計算機安全,和軟件可定義網絡等領域的研發工作。

    直接進入正題,直接看“姐夫”如何解讀時下最熱門的區塊鏈吧。

    區塊鏈技術都還處在“嬰兒期”

    記者:

    毋庸置疑,區塊鏈是當下最熱最時髦的新興產業。螞蟻金服在區塊鏈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前衛了。能否給我們普及下,你們所理解的區塊鏈所涵蓋的內容和發展方向?

    蔣國飛:

    許多技術,尤其是前沿技術,總是存在短期影響被高估,長期影響被低估的趨勢。區塊鏈現在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我們相信,區塊鏈的未來是可期的,它將是比AI影響更為廣泛的技術。因為在數字時代,區塊鏈可以說是“解決信任”最理想的技術方案。

    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有一個本質的區別:物理世界的東西是真實的存在,沒法憑空產生消失。但是數字世界不一樣,數據可以憑空刪掉、改掉或復制,而且沒有任何痕跡,這是兩個世界完全不一樣的地方。

    而區塊鏈技術能讓數字世界可以像物理世界一樣真實可信,基于區塊鏈上可信的數字記錄,智能合約還能前所未有地讓大家更高效地協同起來,這是未來數字世界非常重要的基礎。

    但是,我們同樣要清楚的看到區塊鏈的“不能”。區塊鏈從誕生至今已經十年,除虛擬貨幣外,目前還沒有看到大規模商業應用落地,就是因為區塊鏈的“不能”還沒有被很好的解決和突破。比如分布式賬本中的信息保護問題,多鏈平臺間的互通問題,在百級到千級節點廣域網部署中的性能問題等等。

    更大的挑戰則在技術之外,即讓多方達成共識。如果是一個經濟實體內部,理論上講已經有信用關系,就不需要區塊鏈技術了,但很多事情往往涉及到多方相互之間建立信任的問題。所以在商業的討論、業務的討論的時候如何讓這么多的人加入進來,這就是聯盟鏈的建立。要解決一個信任和利益協同的問題,首先要這些參與者參與進來。現實中很多應用場景延遲或者減慢都是因為這個阻礙,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應用場景最終都妥協成為只有一家參與方的私有鏈。

    但這些問題一旦突破,會釋放出巨大的力量。

    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兩年多前開始組建團隊研發區塊鏈,就是相信這個未來,并為這個未來做技術儲備。同時我們將區塊鏈真實落地應用在了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房屋租賃溯源上。

    但大體上,在全球范圍內,區塊鏈技術都還處在“嬰兒期”,即便是美國的互聯網巨頭也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優勢。IBM比較早入局的區塊鏈技術開發者,微軟也正在區塊鏈上加大研發力度,但還沒有什么特別的優勢,大家都還在解決相同的難題。

    我對2018區塊鏈發展走向的判斷是:

    一、在金融服務和供應鏈管理等場景中,一些區塊鏈應用會從概念性證明階段(PoC)落地到實際商用。越來越多的傳統行業會思考已有商業模式,擁抱嘗試區塊鏈技術。

    二、區塊鏈系統的性能和規模不斷在發展,特別是共識機制、密碼學算法等突破,在比特幣和以太坊后面,會出現更優的第三代區塊鏈技術架構:處理能力、擴展能力達到生產級別的區塊鏈技術架構,例如高處理能力的區塊鏈平臺,或者支持多條鏈之間的協作等。

    三、零知識證明等方面的進展會改進區塊鏈系統上的安全和個人信息模型, 進一步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四、在多個平臺共存的情況下,跨平臺多鏈互聯,實現跨鏈價值轉移和數據交換會成為區塊鏈技術的一個重點。因為資產、數據存在多條鏈上,彼此隔離,需要跨鏈技術將他們打通。

    市場剛需社會痛點是螞蟻場景選擇標準

    記者:

    不少人都關注到,螞蟻的團隊重點試驗了公益區塊鏈項目。在2017年中期運營報告中,提到一個細節,采用螞蟻區塊鏈技術,將一個精準扶貧項目打造成一個“公共賬簿”,捐款人、公益機構、保險公司、受保人等參與方共同“記賬”和監督,可否詳細講講,團隊是怎么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做到的?團隊怎么想到從“區塊鏈+公益”切入?

    蔣國飛:

    2016年7月,螞蟻金服與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以下簡稱“中華救助”)合作,在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上線區塊鏈公益籌款項目“聽障兒童重獲新聲”,為10名聽障兒童籌款。很快,將近5萬人,籌集了198400元,作為孩子們的康復費用。

    如果拿記帳本打比方,以前的公益善款記錄,記小本本的就只是公益機構本人,他寫什么你只能接受什么。但現在,有好幾個小本本同時在記錄這一件事情,我捐了100塊錢,然后大家一起在各自的小本本記錄我捐了100塊錢,然后看到公益機構的小本本上只寫了我捐了50塊錢,那大家肯定要懟回去的,說好的要誠實記錄100塊錢,你干嘛只記50,給我站出來解釋下,否則不帶你玩了。所以你看,好多人同時記小本本,就是所謂的“去中心化”,他們之間可以相互作證,也相互證偽,因此最大程度上保證了透明性和信任度。

    到2017年3月16日,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全面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捐贈數據入鏈,善款來源可追溯。截止2018年1月18日,共2100萬用戶向831個公益項目捐贈,捐贈金額3.67億,捐贈人次2.2億。

    螞蟻區塊鏈的落地應用嘗試是一個由淺到深,循序漸進的探路過程。公益溯源最初是一個概念式驗證,相當于一個DEMO,跑通了一個小公益項目,發現可行,捐款到哪個環節了,用來做什么了,給誰用了,都能看到。現在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全面引入了區塊鏈技術。

    接下來,我們開始嘗試生產級應用。在這里解釋一下兩個概念。一個是“概念式驗證”,它指的是做一個DEMO,就看看效果怎么樣,不太關心處理能力差等問題;另一個是“生產級應用”,它指的是像支付寶這樣流量很大的應用,需要很高的技術手段保障服務全年穩定可用。我們的生產級落地應用,先是互助保險,然后是食品安全溯源、房屋租賃溯源。

    無論是概念式驗證,生產級應用,還是金融級應用,我們選擇的場景,都是以能解決市場剛需、社會痛點、對人類帶來價值為標準。

    公益慈善最大的痛點就是善款去向不明,信息不透明;食品安全也是,我們希望能以技術驅動,讓三聚氰胺這樣的惡事件永遠不會再發生;租房也是一個大剛需,大痛點,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而租房市場上假房源橫飛,房東反悔加價的現象在高房價城市特別普遍,我們希望能用區塊鏈技術,讓年輕人輕松、放心地租到好房子。

    以上場景,是我們認為解決痛點最好的技術方案就是區塊鏈。另外,我們一直認為,不能為了區塊鏈而區塊鏈,如果不用區塊鏈技術也能達到很好的結果,那就不要用。否則就是盲目追逐時髦。

    同時,我們還認為必須堅持用區塊鏈解決真正有價值的問題,而不是去炒作概念,更要嚴格區分真偽創新,杜絕偽劣區塊鏈應用。只要堅持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區塊鏈技術一定能夠發揮出它真正的巨大價值。

    券商中國記者:有一個說法,在區塊鏈2.0的時代,比特幣的每筆交易速度只有7秒,到區塊鏈3.0時代,區塊鏈技術應用要支持大規模的商業應用,需要在技術、性能上有突破,雖然目前已經有像EOS等一些測試的網絡,但區塊鏈3.0系統似乎還沒有一家真正上線了。“公有鏈都還沒搭建起來,相當于Windows都沒有,想做office辦公軟件”,怎么理解這一說法?

    蔣國飛:公有鏈和聯盟鏈是兩個體系:公有鏈成員無需準入,因而需要所有人對事實達成共識,所以效率低;聯盟鏈成員需準入,在有限參與成員中達成共識的效率可以顯著提高,事實上不是所有要解決問題的都需要全世界的共識。

    區塊鏈技術能讓數字世界真實可信

    記者:

    《經濟學人》說,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這樣一個新信任機制,對原有的依托信任建立起來的移動支付行為,將帶來哪些改造和變化?

    蔣國飛:

    我們對區塊鏈的一個基本判斷是,它的未來是可期的,它將是比AI影響更為廣泛的技術。因為在數字時代,區塊鏈可以說是“解決信任”最理想的技術方案。

    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有一個本質的區別:物理世界的東西是真實的存在,沒法憑空產生消失。但是數字世界不一樣,數據可以憑空刪掉、改掉或復制,而且沒有任何痕跡,這是兩個世界完全不一樣的地方。

    而區塊鏈技術能讓數字世界可以像物理世界一樣真實可信,基于區塊鏈上可信的數字記錄,智能合約還能前所未有地讓大家更高效地協同起來,這是未來數字世界非常重要的基礎。

    我們認為區塊鏈將催生一個天下大同的誠信社會。無論是個人與企業的金融信用、社會行為信用,還是機構間合作的互相信任。

    記者:

    據我們了解,在金融機構中,私有鏈與聯盟鏈比較普遍,未來是否會向共有鏈發展?在此過程中如何解決金融機構對安全、風險的顧慮?

    蔣國飛:

    聯盟鏈中隱私保護、系統安全、高可用、運維支持都是底層平臺團隊核心的攻堅方向,是平臺對上層應用提供的能力支持。聯盟鏈可以通過跨鏈交互與包括公有鏈、聯盟鏈在內的其他鏈實現互相認可和交換。

    券商中國記者: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互聯網界的大咖都對區塊鏈發表了自己觀點,但是對于ICO都避而不談,針對ICO短期內快速消亡,您怎么看?在區塊鏈發展過程中,未來是否還會出現類似ICO快速消亡的案例?

    蔣國飛:區塊鏈和ICO是兩碼事,但現在經常被混在一塊了。ICO確實是利用了區塊鏈技術來實現發幣的激勵機制,但去中心的融資實際上去掉的是對融資主體的責任約束,缺乏約束的融資帶來的不是技術創新,而是放大了人性中的貪婪。

    ICO對促進區塊鏈技術發展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目前發展成了隨意發行、隨意炒作的騙局。諷刺的是,區塊鏈的技術價值和技術魅力在于建立信任,而ICO亂像卻在摧毀信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ICO和國家數字貨幣也是兩碼事。國家數字貨幣是具有法定發幣機構背書的,具有權威性、具有最高價值信任的發幣,是與法定紙幣有同等價值和使用效力的。

    追求效益非阿里布局區塊鏈目的

    記者:

    螞蟻金服區塊鏈專利申請總量占全球區塊鏈專利第一,市場比較關注的是,螞蟻金服區塊鏈團隊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個團隊?除了專利,在區塊鏈上的研發、投入、應用上,螞蟻金服的效益如何?

    蔣國飛:

    螞蟻區塊鏈是由螞蟻技術實驗室自主研發的。這個實驗室目前擁有一百多位研發工程師, 是螞蟻金服博士比例最高的團隊,我們致力于IoT、區塊鏈、VR/AR等前沿技術領域的研發。

    螞蟻技術實驗室目前擁有80件區塊鏈申請技術專利,是全球互聯網公司中專利數量最多的公司;全球首個落地應用的VR Pay支付,中國第一家無人店淘咖啡背后的物聯網支付技術,都出自這個實驗室。

    如剛才所說,區塊鏈還有無法突破的短板,目前還處在比較早期的階段,大規模落地應用的路還很漫長,即使是最適用的金融、農業、食品追溯場景,探索時間也是相對長的。追求效益不是我們研發布局區塊鏈的目的,這也是大公司的好處,尤其是一家堅持從善技術價值觀的大公司,我們可以比較從容的去做十年二十年后才可能成熟的前沿技術。我們相信區塊鏈將會改變一些行業,重構社會生產方式,將會像移動支付那樣成為每個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們在為這樣的未來做好技術儲備。【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螞蟻金服蔣國飛:區塊鏈將催生一個天下大同誠信社會)

    來源:券商中國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區塊鏈】半年報探營262只區塊鏈概念股成色:集體避談相關收入
    【觀點】區塊鏈是不是偽命題?未來何在
    中國第一批區塊鏈科班學生將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
    【區塊鏈】爭搶“頭名”身份 區塊鏈服務商跑馬圈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