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兩個月時間里,ICO 退幣事件頻頻爆發,自Arts幣始,多個ICO項目均被指涉嫌詐騙,并激起了投資人的強烈反應,其中一些項目涉及金額達到數億元。
在這些事件的背后是各類數字貨幣的價格普跌,特別是ICO幣頻頻被爆破發,一些此前隱在上漲行情中的問題也不斷暴露,并有激化的趨勢。
一些案例中,“代投模式”所起到的巨大影響也開始浮出水面。
“代投模式”是2017年9月監管政策落地后ICO領域的主要募資形式。簡單來說,代投以能拿到項目方的私募份額為由——項目方會提供給早期投資人一部分私募份額作為回報,私募價格往往低于公開發行價格——向普通投資人募集資金。在2017年下半年,由于公開I-CO的平臺關停,代投模式日漸壯大,并成為主要渠道。
目前ICO代投形成了逐層分銷、層層加價的模式,利用這些途徑,往往某一代幣還尚未正式發行,一級代投即已經通過這種逐層分銷的模式獲得了數倍的回報。其中一些代投甚至建立所謂的“自媒體”進行引流,并在社群中實現銷售。
在ICO行情普遍下落,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之時,一些項目方為了完成募資,更加倚重代投渠道,兩者形成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從而讓代投成為目前ICO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一支勢力。
代投加碼
一位幣圈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某些代投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組織,可以分出多級、一級代投負責從項目方獲得低成本的份額,然后逐層向下銷售,經過多級的不斷加碼,在代幣尚未發行之時,一些投資人拿到私募的金額就已經比“基石價”高出50%左右。
在持續半年的時間中,能夠以較低的價格獲得“優質項目”的私募份額被視為幣圈暴富的捷徑。一時間,社交媒體中的代投社區層出不窮,“我有XX項目的私募份額,有沒有人要”成為了幣圈投資中頻繁出現的話語。
在2017年年末,多個ICO代幣價格上漲超過十倍,因此,代投加碼的幅度尚未引起投資人的關注,而在2018年年初,隨著破發現象的普遍出現,代投開始成為“眾矢之的”。
一位ICO投資人為經濟觀察報提供了一個他參與代投的案例。2018年1月中旬,這一投資人以3.5-5元(折算成法幣)每幣成本自代投處獲得了一部分私募份額。但這一項目最終的發行價折算成法幣僅為2.6元,在此后兩個月中,這一項目持續下跌,目前下跌的幅度已經超過了80%。
而根據這位投資人事后獲知,這一項目在2017年年中的初始私募階段的價格折算法幣價格大約僅為1.5-2元。這也意味著,在項目上線之前,從代投處獲得的私募成本已經上漲了接近一倍。這一巨大的價格差讓一些自代投處高位接盤的投資人損失極大,同時也激起了投資人的強烈反應。
虛假宣傳
被投資人詬病的是,代投不僅僅通過層層加碼獲得盈利,同時還涉及虛假宣傳等問題。
一位ICO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此前他參與了一個項目的代投,在私募階段,代投曾經許諾項目會在國內數個大型交易所上線——在大型交易所上線被幣圈視為鑒定一個項目的重要標準,但是最終項目卻并未做到。
在一些ICO案例中,代投甚至傳播一些可信性存疑的白皮書——包含ICO項目團隊情況、進展時間表等信息,并通過這些白皮書吸引投資人,而對于一般投資者,白皮書幾乎是了解一個項目的唯一渠道。
與二級市場不同,沒有監管機構迫使ICO項目團隊進行公開信息披露。特別是在2017年9月監管政策落地后,公開披露ICO信息的多個平臺均被關停,由此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信息“黑洞”,投資人和項目方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信息不對稱。
在這種利益驅動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各種空頭支票廣泛在社群中傳播,項目方出于種種動機,往往不會主動進行辟謠。
一些大型代投還會搭配成立一些所謂的“幣圈自媒體”配合銷售。這些自媒體往往會進行以測評、消息等多種形式吸引投資人進入自媒體的社群,然后再在社群中推廣銷售私募份額,同時還會適時傳播一些所謂的“內部消息”進行銷售造勢。
通過代投渠道進行投資的投資人則處于完全被動的局面:他們不僅不能準確知道項目的具體情況、私募的合理金額,甚至無法獲知自己給代投的數字貨幣是否已經投入項目,兌換成代幣——一位ICO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此前他曾經通過代投參與了一個ICO項目,在項目上線后,代幣價格上漲了15倍,但此時代投卻告訴他,沒有拿到份額,并把投資人交給代投的數字貨幣返還到投資人的賬戶。
代投還是項目方?
伴隨著代投的不斷壯大和市場情形的變化,項目方對于代投這一募資模式的依賴也日漸強烈。
一位ICO項目早期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一些早期投資人在投資了ICO項目方后,項目方會以代幣的形式給予回報。而這些投資人獲得代幣后,出于變現或求穩的考慮,會將其中一部分私募份額通過代投的渠道銷售出去,這樣如果代幣在上線后出現下跌,早期投資人依然可以獲得回報。在這些案例中,項目方和代投已經出現了重疊。
“現在你已經很難把代投和項目方做一個明確的區分,大的代投往往也是參與了項目的早期投資,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了大量份額,因此他們會扮演一級代投的角色,將份額逐層售出。而項目方要想把完成私募,也必須依靠這些渠道”,該ICO項目早期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一位ICO項目團隊人士也對經濟觀察報表示,在現在ICO項目中,項目方確實和一級代投有接觸,但是雙方的合作都是可以通過協議進行約定,而一級代投之后的二、三等多級代投的行為已經遠遠超出了項目方可以影響的范圍。
在2017年下半年發行的ICO項目中,私募已經成為了主要的投資渠道,而這些私募份額中相當比例的形式都是通過代幣層層下傳,并最終由散戶投資人買單。出于利益一致的訴求,一些項目方對于代投的虛假宣傳也保持了默認的態度,甚至某些項目方還會從側面配合代投進行私募。
但在幣價普跌之時,一些代投又變成了維權組織的領頭人,他們通過各種形式迫使項目方優先高價贖回他們手中尚存的代幣,從而減少幣市整體下跌所帶來的虧損。一些代投會建立維權的微信群,在項目方給代投個人完成退幣后,代投就會解散相關社群。
在一位幣圈投資人看來,“代投模式”本身就存在一些問題,在這一繁雜的體系之中,各級代投的利益訴求和整個環境的監管缺失必然會讓一些不道德、不合法的行為層出不窮。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代投模式填補了2017年監管落地后項目方和普通投資者之間的空缺,已經成為了ICO領域中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
“現在ICO已經是買方市場,渠道正在變得格外重要,沒有代投,項目方很難大范圍接觸到一般投資人,因此代投在整個ICO模式中的影響力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大”,這一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瘋狂的ICO“代投”:層層加碼 虛假宣傳)
來源:經濟觀察報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