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互金平臺扎堆赴港上市 備案加分不重要 能活下來才重要


    境內互聯(lián)網金融平臺赴港上市驟然潮涌。

    3月5日,維信金科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維信金科”)在港交所發(fā)布招股說明書,擬在香港上市。

    記者獲悉,近期凡普金科也加快赴港上市步伐,你我貸也打算從新三板撤出后,開啟赴港上市進程。

    “境內互金平臺之所以扎堆赴港上市,一方面是國內監(jiān)管趨嚴令赴美上市日益艱難,不少平臺只能轉道香港尋求上市機會,另一方面香港資本市場對金融科技等新興產業(yè)給予相當高的估值,讓不少平臺股東看到新的財富效應,積極推動平臺赴港上市。”一位熟悉境內互金平臺海外上市進程的投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值得注意的是,受境內P2P平臺備案登記與整改驗收等監(jiān)管政策影響,不少有意赴港上市的平臺不再強調互聯(lián)網金融產業(yè)的高成長性,轉而打出“科技牌”——如何借助科技與技術輸出,以獲取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起初他對此表示不理解,但后來他發(fā)現(xiàn),通過“科技牌”不但能繞開互聯(lián)網金融監(jiān)管趨嚴帶來的估值下調壓力,還能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青睞。

    一位擬赴港上市的互金平臺負責人向記者坦言,其實互金平臺扎堆赴港上市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給備案登記與整改驗收通過“加分”。

    但是,這種算盤能否順利兌現(xiàn),仍存在不少變數(shù)。

    上述投行人士坦言,相比美國資本市場更看中互金平臺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業(yè)務模式可持續(xù)性與公司治理架構,香港資本市場則更聚焦業(yè)務模式的收益高低。事實上,香港資本市場更青睞“輕資產”型的互金業(yè)務模式,即互金平臺通過輸出風控等技術,將大量消費金融業(yè)務轉交給其他金融機構放貸并收取相應傭金,如此平臺在做大業(yè)務規(guī)模同時,無需再投入大量風險備付金應對潛在的壞賬風險,留出更多利潤給予股東回報。

    主打科技牌

    上述擬赴港上市的互金平臺負責人坦言,選擇赴港上市也是“無奈之舉”。原先他們打算赴美上市,但近期美國資本市場因國內互金監(jiān)管趨嚴而給出很低的估值,經股東方緊急討論,最終決定選擇港交所上市。

    在他看來,當前赴港上市與赴美上市的差距并不大。一方面港交所正在醞釀同股不同權政策,讓互金平臺可以在不影響經營高管決策話語權的情況下,釋放更多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去年眾安保險與互聯(lián)網汽車金融服務方易鑫集團赴港上市獲得超額認購,讓他看到互金平臺上市獲得高估值的空間。

    “何況,隨著越來越多南下資金通過港股通投資港交所紅籌股,讓互金平臺有可能獲得在A股上市的高估值。”他直言。

    不過,要想獲得理想的IPO估值與募資額,并非易事。

    上述投行人士發(fā)現(xiàn),近期醞釀赴港上市的多家境內互金平臺在IPO路演過程刻意避開“互聯(lián)網金融”、“金融科技”等宣傳詞匯,轉而強調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即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與技術輸出,在幫助其他金融機構提高金融服務效率與放貸風控能力同時,獲得廣闊的業(yè)務發(fā)展前景。

    “這的確打動不少香港機構投資者的心,畢竟他們對境內互金監(jiān)管趨嚴頗為忌憚,而科技公司招牌則讓他們看到平臺更大的業(yè)務拓展與估值提升空間。”這位投行人士直言。

    但他指出,形象包裝不可或缺,但互金平臺要獲得更高估值與募資額,離不開港資股東方的支持。尤其是一些互金平臺港資股東借助自己在香港的資源,為平臺找到不少潛在的投資機構推高估值與超額認購倍數(shù)。

    “事實上,這些港資股東也樂于看到平臺赴港上市,因為他們在當?shù)氐馁Y源,也會幫助他們能夠以更理想的價格實現(xiàn)項目退出。”上述投行人士直言。

    并非備案加分項

    在多位互金領域業(yè)內人士看來,此番境內互金平臺扎堆赴港上市,某種程度也是為備案登記與整改驗收“造勢”。畢竟,若互金平臺在海外上市,等于其業(yè)務模式與合規(guī)操作獲得海外資本市場的認可,或對備案登記帶來積極影響。

    一位熟悉互金平臺備案登記監(jiān)管動態(tài)的人士對此卻表示,這種算盤未必行得通——當前美國資本市場采取的是注冊制,港交所則兼顧注冊制與審批制。在這種IPO運作模式下,互金平臺只需在招股說明書里披露未來所存在的政策風險與運營風險,包括備案登記能否通過,業(yè)務是否需要根據(jù)監(jiān)管要求進一步整改等,由投資者自己評估這些風險對股價的負面影響,再決定是否投資。

    “因此,海外上市未必是備案登記獲批的加分項。”他指出,目前部分已海外上市(或正在醞釀海外上市)的互金平臺還需要清理現(xiàn)金貸存量業(yè)務,能否順利備案登記仍存在較大變數(shù)。

    投資銀行Jefferies分析師ChristopherLaFemina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這可能招致國際沽空機構在香港發(fā)起對互金平臺的沽空“狙擊戰(zhàn)”。

    “由于此前數(shù)年中概股經歷財務質疑風波,令財務存在瑕疵漏洞的中國企業(yè)不再選擇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美國沽空機構轉而前往H股找機會。”他指出。備案登記與整改驗收未獲通過,無疑給他們提供絕佳的“沽空題材”。

    “但這不會影響互金平臺赴港上市的熱情。”前述擬赴港上市的互金平臺負責人坦言。在赴美上市窗口期不理想的情況下,互金平臺只有盡早登陸港交所,才能避免花費漫長時間等待下一個IPO窗口期的尷尬。何況,互金平臺也需要通過IPO儲備更多資金,在監(jiān)管趨嚴環(huán)境下可以從容調整業(yè)務模式獲取新發(fā)展機會。

    “能生存下來,對互金平臺而言才是重中之重。”他強調說。【責任編輯/孟亮】

    (原標題:互金平臺扎堆赴港上市 備案加分是“空中樓閣”)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lián)網IT、傳媒知名企業(yè)和個人。創(chuàng)客100創(chuàng)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lián)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chuàng)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備戰(zhàn)雙十一 蘇寧金融任性貸10億提額計劃將啟動
    30億元!蘇寧金融獲準發(fā)行消費分期資產支持證券
    【周四早報】零容忍 金融委28天三提打擊資本市場造假
    起底龐大數(shù)據(jù)黑色交易網:金融相關占七成 誰賣出 誰買入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