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編者按】智能手機市場,高速發展競爭激烈,其程度可以想象,年年都會有“新人”高調涌現,也會有“舊人”垂淚離場,往往只在朝夕之間。
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似乎陣陣寒氣襲來,倍感蕭條,而對于小米來說,卻是紅紅火火大豐收的一年,這一點不難從雷軍的笑容看出。
這次逆襲式的增長,妥妥地讓小米超過oppo僅次于蘋果、三星以及華為之后,位居世界第四,與此同時,小米作為2018年最重要的科技股IPO備受人們關注,可以說是“肥腸”優秀了。
可這耀眼的成績掩蓋不了小米的軟肋,其背后一直以來的“焦慮”和潛藏的“危機感”勢必會讓2018年的小米有幾個不眠之夜……
“成名地”印度市場的不確定性
在國內手機紅利市場逐漸飽和的狀態下,海外市場儼然成了各大廠商布局的重點對象。
同樣的,小米在經歷了2016年的低谷后,2017年通過紅米系列打開了局面,加大了海外市場投入的同時,銷售情況也漸入佳境。
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17年小米第四季度在印度市場出貨量份額達到25%,聯想、OPPO和Vivo份額均在6%左右,超過三星的23%,登上印度2017年Q4手機出貨量榜首。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大型手機市場,消費結構消費水平使然,注定了該市場的用戶更歡迎價格較低的手機,顯然小米用低端機打開了印度市場的大門。
IT時代網從小米財報了解到,2017財年,小米在印度市場營收達到了837.93億盧比,較上一年104.62億盧比,同比增長近七倍,實現扭虧為盈。
不難看出,正是由于印度市場所取得的良好成績,推動了小米全球手機出貨量飆升,成就了其2017年的風光無限。
那么如果說,印度市場在政策上發生重大變動,依賴于印度市場人口紅利的小米,未來可能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
2月2日晚間,印度政府宣布,計劃自4月1日起將把手機進口關稅從15%上調至20%,也就是說,如果手機廠商單純的出口手機成品到印度市場銷售,那么成本相比印度本地生產的手機將高20%。
就目前而言,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合計已經超過50%,這讓印度本土品牌很是“亞歷山大”。
數據顯示,僅僅兩年前,Micromax、Karbonn Mobiles等印度本土廠商還合占54%以上的份額,如今已經下降到了3%,印度當局著急上火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次提高關稅,一方面可以提升印度本土品牌的競爭力,同時也能迫使國外廠商加大對于印度本土的投資。
顯然,這是出于印度政府基于國情的一種貿易保護主義下的選擇,希望以此促進本土制造業的發展,可這對于小米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
隨著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增長迅猛,成為了眾多手機廠商的必爭之地。或許也正是看到小米所取得的優異成績,讓早前已在高端手機市場站穩腳跟,樹立了“高端大氣”形象的華為,如今也想回過頭來,搞搞低端手機。
任正非更表示:“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窮人,低端手機有窮人市場,不要輕視他們”。
“尤其在印度和非洲市場,華為不做低端機打不開市場。”相關負責人這樣說道。
隨著華為大舉殺入,紅米或將迎來最強競爭者。這樣看來,留給小米吃“人口紅利”的時間也就不多了……
“動態上升”背后的千元機
IT時代網從數據機構IDC了解到,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手機銷量調查報告中,通過各大手機廠商出貨量的數據統計,可見在Q4季度中,整個手機市場都不太景氣,出貨量整體下滑6.3%。
在所有品牌市場占有率與出貨量都在下降的時候,國產手機品牌小米,以“黑馬”姿態突出重圍,出貨量從之前的1430萬增長到了2810萬,市場占有率從3.3%增長到了7%,銷量猛增96.9%,幅度驚人。
雖說印度市場是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市場,小米在印度取得出貨量高速增長主要來自于它的紅米品牌,其紅米note和紅米系列手機是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暢銷的手機款式。
但是作為消費“主場”的中國,小米的發展顯然有點“營養不均”,在人們消費水平逐漸提升的同時,小米的中高端比例可能會面臨堪憂的局面。
根據激光大數據統計,去年Q3季度,小米的千元機為其貢獻了超七成的銷量,同樣也可以看到,華為在低中高端市場分布均勻,且機型銷量結構在主流手機品牌中最接近智能手機整體市場。
針對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數據表現,IDC全球移動設備追蹤器高級研究分析師Jitesh Ubrani表示,在超高端旗艦的出現下,上一代的高價旗艦在2017年似乎更加適合消費者。
蘋果,三星,華為等品牌依然保持著高端的地位,OV也努力保持良好的勢頭沖擊中高端,顯然,小米成了低端機的代表,即便是不斷動態增長的出貨量也掩蓋不了品牌層面的軟肋。
一直以來,小米手機就以高性能、高性價比著稱,主打“性價比”牌,干掉了山寨機,收割了一波又一波人口紅利,但同時,性價比模式的成功也導致了小米在品牌的高端價值上止步不前。
就說2015年推出的樂視超級手機,2016年的360手機,無不是標榜著“性價比”與小米在搶市場,結果小米在低端市場遭遇了強勢狙擊而導致增長不太樂觀。
但在2017年,隨著賈躍亭黯然離場,樂視手機逐漸淡出視野,360手機也淪為不溫不火的狀態,同時,頭部廠商忙著進軍中高端市場,此時導致低端機市場呈現出真空局面,恰恰此時讓雷軍帶領小米收割了這波“人頭”,走出了低谷。
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小米國內復蘇創造增長“神話”更多源于低端市場競爭對手的減少,對于品牌高端化遲遲不見起色,也一直是小米痛在心口難開。
中高端乏力之痛
就目前的趨勢來看,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越來越傾向于,更高端更具有創新性的產品。雖說小米從千元機紅米系列到走向高端旗艦的NOTE系列以及MIX系列,可是在中高端手機市場發出的聲音并不大。
靠著“性價比”(換言之,主要是“便宜”)吸引了一大批用戶,但小米也因此被貼上“屌絲”、“低端”一類的標簽,這就像是套在小米頭上無形的枷鎖,成也于此,敗也于此。
為一改形象,小米也費盡心血發布了小米Note系列沖擊高端,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最終成績不甚理想。
要知道,小米Note作為旗艦機上市時,最直觀的問題是指紋識別的缺失,其次,受制于高通芯片的供貨問題,標準版采用驍龍801,老舊的讓米粉們的不滿全寫在臉上,再說配有驍龍810的頂配版小米也因為“發燒”而遭到“嫌棄”。
另外,發布4個月才開放購買,6個月才有現貨。正所謂“我喜歡你時你不在,你在時我已不喜歡你”,可能也怪友商節奏太快,最終導致小米無法及時供貨,不得不向命運低頭遺憾退場。
小米6算得上是讓小米名聲大噪的一款旗艦機型,配置相當給力,搭載高通驍龍835,外觀設計顏值吸睛,況且價格合適,成了很多人擠破腦袋想得到的一款產品。
作為小米2017年最亮眼的最強旗艦MIX系列,受追捧的熱度不亞于追明星。手機采用全面屏黑科技,那外觀可以說是很講究了,陶瓷機身這質感和傳統的金屬塑料玻璃的簡直沒法比,握感絕佳。
說實話,小米MIX的發布確實驚艷了不少人,但還是存在不少問題,最突出的就是通話質量不佳,另外一個飽受詬病的就是其反人類的攝像頭設置,真的也是大寫的尬。
首次開售秒售罄,大部分用戶都沒搶到這是常事兒,但出貨量少之又少加上“饑餓營銷”法則,幾輪下來呈現出一種“耍猴”的態勢,不知傷了多少米粉的心,消費者的抱怨聲忍不住要在雷軍微博下抒發一番了。
在這個講求差異化的時代,小米在中高端機領域沒有實質性的創新,未能成就中高端的爆款,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如今的小米生態鏈產品繁多,一度讓消費者懷疑小米轉型成了“百貨公司”,繼而淡化了對小米手機的關注。
在2018年新年伊始,雷軍還在微博上宣稱:“小米2018年戰略重點依然是創新和品質!創新決定我們能飛得有多高,而品質決定我們能夠走多遠!”
之后也有發文:“2018年繼續死磕技術創新和品質。”而且近日,雷軍還被中國質量協會理事會推選擔任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這一新身份也讓“米粉們”再次沸騰了,看樣子,“雷布斯”是要狠下一番功夫在手機質量問題上了。
沖擊高端,小米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高銷量低利潤扎心又費神
畢竟做企業不是做公益,有利可圖才能長久發展。在資本市場面前,對于小米來說,光鮮耀眼的成績背后,主打“高性價比”利潤低一直是其難言的痛。
有數據顯示,2017年小米營收雖也完成了千億“小目標”,但凈利潤或僅有10億美元,與手機巨頭蘋果相比,小米營收約為它的1/14,凈利潤僅為其1/60。
IT時代網從小米公布的業績了解到,其在印度市場的凈利潤率只有不到2%,相比之下華為、OPPO、vivo的凈利潤率估計都達到4%或更高,是小米凈利潤率的2倍以上。
小米在印度市場取得出貨量的高速增長,主要來自于它的紅米品牌,紅米note4更成為印度市場最暢銷的手機款式,正是如此,即便走量也擋不住低端機凈利潤率過低的客觀事實。
產品利潤微薄,只能貼著成本賺吆喝,此前,包括榮耀總裁趙明在內的業內人士均指出,小米在新興市場并不賺錢。
沒有利潤支持,如此餓得皮包骨頭,又怎么能有精力投入到高端產品研發,靠量來取勝,靠得住嗎?長此以往,按照這種方式發展,小米就會陷入低利潤,輕科研,重營銷的怪圈,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而且,2018年小米將赴港IPO上市,在資本市場上的受追捧程度已是有目共睹的。可勢頭大好下暗藏危機,低利潤率卻被認為有可能拉低小米估值,但是具體會如何,還是要等到它上市的那天才會揭曉了。
對于小米,看到一位知乎的網友這樣說到:
小米定位的屌絲開始上班了,開始失去他們了
正在成長的屌絲,生活環境比以前好,都瞄著蘋果去了
上班的人,不發燒了
不容否認的是,小米作為一款國產手機靠著“高性價比”不斷為消費者帶來更為優質的產品體驗,是它把智能手機拉入了“高配低價”的時代,我們認可它吸粉無數的實力,可中高端市場的乏力也是客觀存在。
如果短板問題遲遲不去解決,長期依賴于低端機吃紅利過活,不知這波紅利還能吃到幾何。
做出改變是需要勇氣的,2018年了,小米的這套打法也該換換了……【責任編輯/張琪琦】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