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8k0"><cite id="co8k0"></cite></pre><strike id="co8k0"></strike>
  • <acronym id="co8k0"><cite id="co8k0"></cite></acronym>
  • <nav id="co8k0"></nav>
    <input id="co8k0"><em id="co8k0"></em></input>
  • 人人都愛區塊鏈:巨頭、黑灰產、炒幣大軍皆來搶食

    最近的股市,出現了一個神奇魔法。

    只要搭上區塊鏈概念,股票就可暴漲:迅雷從4美金,漲到最高的27美金;人人網曾一夜漲幅40%;而A股市場上,多個區塊鏈概念股也連續漲停。


    另一方面,黑灰產、挖礦、炒幣大軍也列隊而來,爭搶這片新崛起的金礦。

    似乎人人都要擠上區塊鏈這輛快車。

    但這輛快車,真的是開往未來的列車嗎?

    一、玩客云風波

    這次蠢蠢欲動的區塊鏈浪潮,最早是由迅雷攪動的。

    去年10月末,迅雷CEO陳磊宣布,“迅雷決定All in區塊鏈”,并推出了核心產品“玩客云”。

    這個商業模式一推出,便讓圈內“驚為天人”。

    我們平時使用網絡,大多都只使用了下載,而上行,卻很少使用。

    如果將網絡比作一條高速公路,左邊車道,擠滿了車,常常開不動;但右邊車道,卻幾乎沒有車。

    這就導致大量上行寬帶的浪費。

    迅雷的玩客云,就是接入每家的路由器中,將上行寬帶共享出來,成為一個云“節點”。

    那如何激勵大家一直共享上行寬帶呢?迅雷就推出了一個激勵體制——玩客幣。

    它會根據用戶共享的帶寬、時長等綜合貢獻,每天給用戶獎勵幣。

    這和比特幣的“挖礦”機制如出一轍——只是比特幣貢獻的是算力,而玩客貢獻的是帶寬。

    那么我們來做一道好玩的算術題。

    按照現在產出的幣來計算,大概現在有80萬玩客云投入使用。

    這相當于有80萬的用戶在共享自己的上行寬帶。假設每個用戶的帶寬是10mb,那么總帶寬,大概是8T。

    如果要去阿里云購買8T帶寬,一年的價格,大概是7.7億。

    這些帶寬可以做什么用?最常見的購買者,就是視頻網站,他們對上行寬帶要求極高。

    比如,優酷土豆2014年的帶寬成本,就是近10億元。

    也就是說,迅雷將這個8T帶寬,賣給B端公司,每年產生7.7億的利潤。

    隨這后期更多的人加入,這個利潤將更為可觀。

    這個商業模式,一度讓炒幣大軍極為興奮——一個曾經的巨頭,宣布使用區塊鏈技術,同時還有“挖礦”場景。

    黑灰產、炒幣大軍開始迅速集結。

    最早的玩客云,都是在京東上預售,去年年底,幾乎所有用軟件搶京東優惠券、秒殺特價商品的擼貨大軍,全部轉戰玩客云。

    擼貨大軍領袖級人物冰爺(網名)稱,當時玩客云的預約人數,達到了數百萬,每天早上10點的搶購,幾乎是“秒沒”。

    “手工根本搶不到,因為我們都是軟件搶,每秒鐘搶幾十次,怎么可能和我們拼速度。”冰爺稱。

    估計迅雷本身,也沒想到玩客云會如此火爆。剛開始搶購沒有要求實名,結果就淪為擼貨大軍的盛宴。

    “剛開始,我們都是幾十臺幾十臺地搶。”冰爺稱。

    搶到玩客云后,冰爺會轉手再賣掉。

    當時大家對玩客云的熱情極高,到了“一機難求”的程度,一臺399元的玩客云,轉手就能賣到800元。

    后來迅雷為了避免擼貨大軍的肆掠,加了實名制和激活碼,雖然抬高了搶貨門檻,但依然攔不住這個嫻熟的產業鏈。

    搶貨軟件為玩客云增加了特別版,加入了實名驗證等多個模塊。

    “雖然麻煩了點,但依然可以搶到。”冰爺稱,因為奇貨可居,后來一套設備更是暴漲到1500元。

    正是靠著早期搶購玩客云,冰爺凈賺30萬。

    “搶到就是賺到,這比搶優惠券、秒殺產品賺得多多了。”冰爺稱,正是如此,幾十萬的擼貨大軍,幾乎都參與到搶購玩客云的戰斗中。

    一切才剛剛開始。

    二、挖礦大軍

    大家為何如此瘋狂地搶玩客云?

    其實大家是沖著玩客幣去的。

    此時的玩客幣,價格開始飛漲,一度從0.1元,飆升到3元,甚至沖至近10元的價格,漲幅高達近百倍。

    剛開始,每臺玩客云可挖出30個玩客幣。

    如果價格是3元一個,也能賺900元,一臺玩客云不過399元,所以,即便價格飆升至1500元,機子依然供不應求。

    但幣的產值,會銳減。

    每天玩客云可挖出的幣,穩定在160多萬個——如果挖幣的玩客云越多,每臺機器能挖出來的幣越少。

    因此,先發優勢極為重要。

    吸取了比特幣沒有及時上車的教訓,“玩客云這波,是萬萬不可錯。”幣圈一位資深玩家羅葉決定,開始建礦場“挖礦”。

    他租了個幾十平米的工作室,花了幾萬買帶寬、路由器、移動硬盤(玩客云需要插上移動硬盤,才可挖礦,目的是為了節點緩存)。

    然后從黑市上,買來1000臺玩客云,價格在1000元左右,開始挖礦。

    成本只花了100多萬的礦池,每日可產生近萬的玩客幣。

    “1個月的時間,我就回本了,剩下的就是凈賺。”羅葉稱。

    “我只是一個小礦池,有很多大戶,收購了上萬臺的玩客云,開始挖幣。”羅葉稱,最早進場的玩家,已賺上百萬。

    此時的迅雷,一直膽戰心驚,生怕與“ICO”扯上任何關系,他們不停發表聲明,稱玩客云絕對不是ICO,玩客幣也不會對接任何交易所。

    但這擋不住大家的熱情,很多交易所自行將玩客幣上線。

    特別是CEX交易所上線玩客云后,一度將其價格拉升到7、8元。

    而場外交易,也開始盛行。

    各大玩客們在論壇、QQ上聚集,形成了許多千人大群。

    玩客們都在群里相互詢問價格,自行交易。

    他們為了防止監控,給玩客幣取名叫“蛋”、玩客云取名叫“母雞”。

    每日,群里都充斥著收蛋、收母雞的消息。

    黑產、挖礦、炒幣大軍都紛紛擠入這片新崛起的金礦,市場飽含激情。

    有業內人士甚至預測,玩客幣可能成為中國的比特幣。

    三、黃昏者的革命

    玩客云火爆的另一邊,迅雷的股價也開始了它的表演——從4美金,一度沖到27美金。

    玩客云之后,行業都看到了搭上區塊鏈快車后的急速效果。

    世界對于區塊鏈的熱情,到了難以想象的程度。

    此后,又出現了和迅雷所做產品類似的“流量礦池”,而背后的操控者云帆團隊,大多數來自原“快播”團隊。

    而沉寂已久的人人網,也宣傳自己要做基于區塊鏈的社交平臺,推出RRcoin項目。

    就連天涯社區,也宣布推出基于社交的“天涯鉆”。

    今日,有媒體報道,美圖也正式發布了區塊鏈白皮書,要做一個完全加密的身份證通行證。

    一些曾經驚鴻一瞥,但如今淡出視野的玩家,都開始宣布進入區塊鏈領域。

    “這輪區塊鏈爆發,感覺就像是黃昏者的革命,這些退出主流舞臺的玩家們,想借著這波區塊鏈的浪潮,起死回生。”一位幣圈資深人士錢陽一針見血指出。

    而這些黃昏者沉寂多年的股票,開始復蘇。

    人人網穩定數年6美金左右的股票,在區塊鏈消息出來后,當夜大漲40%,最高沖至18.7美金。

    “真的是一份白皮書,抵過10場發布會。”錢陽稱。

    這波浪潮,也攪動得巨頭們心癢難耐。

    有媒體報道,區塊鏈公司 ArcBlock 透露,網易創始人、CEO丁磊將參與其早期融資,并將擔任這家公司的項目顧問。

    隨后,網易就展現了對區塊鏈的熱情,上線了與區塊鏈項目結合的寵物游戲“招財貓”內測版。

    這種火熱,也蔓延到了國內股市,A股上市公司紛紛涌來,效果,也顯然易見。

    2018年初,據媒體統計,截至1月18日,已有58個上市公司表態,要涉足區塊鏈。

    被市場稱為“區塊鏈第一股”的易見股份,1月8日起,6個交易日中其中5個漲停,股價從10.81元上漲至18.63元。

    據騰訊科技報道,1月16日優博訊只是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已經在嘗試使用區塊鏈技術,未來將會有新產品的推出,話音剛落,公司股價直線拉升,瞬間漲停。

    在這輪造富神話中,區塊鏈似乎成了點金石,一觸成金,屢試不爽。

    區塊鏈突然間變成了離錢最近的行業。

    四、監管收緊

    去年9月4日,ICO被定性為“非法集資”,并被全面叫停。

    業內將其稱為“九四”,諧音為“就死”,此后,行業死寂許久。

    而這輪新崛起的區塊鏈狂熱,再次引發監管注意。

    最具有戲劇性的,就是人人網推出區塊鏈項目不到兩日,就被監管部門約談。

    據參加RRcoin項目私募的知情者透露,此后人人網就開始給大家退錢退幣,“但他們也有想出海的想法,所以還有一些想繼續跟著項目走的人。”

    剛剛上漲的人人網股票,迅速回落,只留下一條陡峭的曲線。

    相對來說,大家都覺得玩客幣安全,因為從理論上說,用戶并沒有花錢去購買幣,而是買了一個玩客云產品,自己挖礦。

    “這就是這個模式最有趣的地方,用戶購買的產品,并非幣,合情合理合法。”錢陽稱。

    但很快,最安全的“玩客云”也遭遇重創。

    1月12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變相ICO活動的風險提示,點名已更名為“鏈克”的“玩客幣”,本質上是一種融資行為,是變相ICO,存在風險隱患。

    很快,迅雷的股票應聲下跌20%多。

    玩客幣的價格,也一路走低,從最高的近10元,又跌回了最初的3元。

    迅雷大概是其中,最心累的玩家,他們一直避免幣的價格漲得過快,他們采取了起訴上幣交易所、玩客幣轉賬實名制等一系列措施,來撇開和ICO的關系。

    每個措施一推出,就讓玩客幣價格跌落一截,用戶的熱情,也消磨一半。

    在監管和用戶的夾縫中,在創新和合規的平衡下,迅雷真是如履薄冰,亦步亦趨。

    而據知情人透露,網易內側版的“招財貓”,也開始退款。

    近日,滬深交易所雙雙發表聲明,直指爆炒區塊鏈概念的問題,對于相關概念股,采取停牌問詢、停牌冷卻、澄清說明等處理。

    有意思的是,接到交易所問詢后,概念股,開始紛紛撇清和區塊鏈的關系。

    1月15日,停牌核查的易見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并未有以研究開發區塊鏈技術產品作為主營業務的規劃”。

    思特奇也隨后發表公告,稱目前未有應用區塊鏈技術研發成果而產生的直接業務收入。

    最有趣的是遠光軟件,先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早在2015年已布局區塊鏈,并在2016年取得進展。晚上卻強調“公司區塊鏈技術產品尚未大范圍應用,對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一盆冷水澆下來,截至1月17日收盤,已有36只區塊鏈概念股股價下跌。

    而巨頭們,曾經先后表示自己布局了區塊鏈,而最近又在澄清部分區塊鏈傳言。

    “騰訊區塊鏈從未以任何形式參與代幣發行或交易相關活動,也未與任何機構展開此方面的合作”。

    “阿里云絕不會發行任何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貨幣,也不會提供任何所謂的‘挖礦平臺’”。

    盡管巨頭們對區塊鏈極為熱衷,但這一波浪潮中,存在巨大的泡沫,幾乎所有的人都看在眼中。

    這其中,投機套利占絕大多數,而潛心技術、創造未來的玩家,卻寥寥無幾。

    如今急速而上的行業,突然又踩了一腳剎車。

    而據知情人透露,更大的一波監管,正在醞釀中。

    行業將面臨再一次的浴火之劫。

    區塊鏈,這到底是開往未來的列車,還是全球化的巨型泡沫?

    新技術的出現,總是伴隨著巨大的投機。

    羊群效應下,人們對于權威的盲從,對于錯失的恐懼,會讓行業聚攏巨大泡沫。

    20年前的互聯網泡沫破滅,就是前車之鑒。

    也許泡沫破裂后,行業才能浴火重生。【責任編輯/衛安】

    (原標題:人人都愛區塊鏈:巨頭、黑灰產、炒幣大軍皆來搶食)

    來源:一本財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相關文章
    【區塊鏈】半年報探營262只區塊鏈概念股成色:集體避談相關收入
    【觀點】區塊鏈是不是偽命題?未來何在
    中國第一批區塊鏈科班學生將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畢業
    【區塊鏈】爭搶“頭名”身份 區塊鏈服務商跑馬圈地

    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