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偉為今年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劃出了三個重點。
一年一度的全球分析師大會是華為闡述未來戰略規劃和落地策略的時刻。4月11日-13日,華為第14屆全球分析師大會在深圳舉行。
關于這屆大會,華為常務董事、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媒體劃出了三個重點:第一,華為未來聚焦數字化轉型,包含自身的轉型、運營商轉型、行業以及垂直行業客戶轉型;第二,談運營商的增長不僅僅要把眼光放在未來的5G上,要更多考慮利用現有網絡優勢幫助其成長;第三,數字化轉型方面,要強調依托行業組織拉通行業架構,實現一定的互聯互通。
三年超阿里的內部目標
云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云服務目前也已經成為基本的商業模式。2017年開始,此前對公有云態度模棱兩可的華為終于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強力投資打造公有云平臺”。未來,華為將通過私有云、與運營商合作公有云、自營公有云等多種方式構建“Huawei Cloud Family”,幫助企業完成以“敏捷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數字化升級。
這也將與現有的公有云廠商拉開正面競爭。徐文偉認為,華為云在中國一定會成功,在海外也會通過跟運營商合作不斷壯大。他將華為公有云的核心競爭力歸結為對行業、大企業的了解,“簡單來說,就是有比較強的地面部隊,任何時候在各個行業都可以接觸到華為的人。對行業的了解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響應客戶做行業設備開發。” 此外,華為不以用客戶數據變現為盈利模式,堅持開放的平臺不綁架客戶,能獲取更多的用戶信任。
他也坦言,當前在公有云的線上市場,華為和行業標桿亞馬遜相比還落后比較多,與阿里相比也是有差距的。在他看來,華為是有技術積累的,只是缺乏落點在針對中小企業行業應用。成立Cloud BU就是希望花兩年的時間在這塊提升。
“華為公有云必須三年超過阿里云,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毙煳膫フf。
運營商的新增長
數字化浪潮下,華為認為電信行業依然有巨大的增長空間,聯接與通信還遠沒有到天花板,仍然有大量的個人和家庭沒有得到最基本的通信服務;視頻業務正成為基礎型業務,帶來萬億級的市場空間;政企云服務、IoT、垂直行業數字化等都在成為增長的新動力。
在轉型期,運營商應該立足當下,經營現網資產,最大化網絡價值并實現盈利,另一方面也通過數字化轉型贏得未來競爭優勢與先機。
從賣設備到賣服務,華為也首次公布了運營商服務業務的市場進展。據介紹,2016年營收達到133.2億美元,在運營商業務的收入中占比約32%,成為運營商業務中僅次于無線業務的第二大收入來源。
打造有影響力的行業組織
面向企業客戶,華為的定位是:成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使能者和最佳合作伙伴。徐文偉介紹,華為將持續加大在產業聯盟、商業聯盟、開源社區、開發者平臺等領域的建設和投資,與生態圈共贏。
以工業互聯網聯盟IIC(Industrial Internet Consortium)為例,徐文偉介紹,數字化轉型也要用ICT設備,要用有線的、無線的、IP的、IT的技術,有一定的架構標準、一定的互聯互通標準。未來,每個行業都會有云,也會有互聯互通的需求,會逐步向標準化。IIC跨越了交通、電力等不同的行業,通過IIC華為與產業伙伴建立測試床,推動行業形成開放架構和標準,并實現跨行業的協同,這是面向未來長遠的戰略性主題,相當于做大市場空間,最終獲益的是行業效率提升,有利于行業發展。
“這個組織為數字化轉型發揮的作用非常大,希望能通過IIC打造類似于3GPP一樣有行業影響力的組織。最主要的目的是建立框架,制定標準,在行業里有一個基準的規范和標準?!毙煳膫フf?!矩熑尉庉?劉凱】
注:本文轉載自21世紀經濟報道,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專注于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互聯網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互聯網、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